[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重协同印迹策略的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9113.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易霖;吕鹏;严铭;刘馨琳;邢文东;马发光;林榕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7/00;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D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重 协同 印迹 策略 功能 双层 分子 纳米 纤维 复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双重协同印迹策略的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S1.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GO的制备:将一定量的GO纳米片加入到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一段时间后,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再经醇洗、干燥得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GO;
S2.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TiO2的制备:将一定量的TiO2纳米颗粒加入含有特定体积的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再经醇洗、干燥得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TiO2;
S3. 功能化GO/TiO2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将一定量的聚偏氟乙烯粉末加入二甲基乙酰胺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GO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TiO2,继续搅拌一段时间,使之均匀分散于溶液中,得到共混溶液用作纺丝原料,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采用注射器搭配18G针头,设定流速、纺丝宽度、纺丝高度和纺丝电压进行纺丝,纺丝结束后,所得材料用水多次清洗,即得功能化GO/TiO2基纳米纤维复合膜,烘干并剪裁成特定大小的膜片备用;
S4. 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和盐酸多巴胺溶解在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超声处理一段时间后将一定量的四环素、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四乙酯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最后浸入步骤S3所制备的功能化GO/TiO2基纳米纤维复合膜,并加入氨水,然后调节溶液pH值,同时引发聚多巴胺基印迹聚合和溶胶凝胶的双重印迹聚合反应,整个印迹反应过程在持续搅拌下进行,得到最终产物,并用洗脱液进行洗脱,最后再经甲醇清洗、真空烘干,得到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协同印迹策略的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GO纳米片大小在0.5-3μm;所述的乙醇、去离子水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比为25mL : 75 mL : 1.0mL;所述超声处理时间为30min;所述加热回流温度为75℃;所述加热回流时间为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协同印迹策略的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TiO2颗粒直径在0.1-0.3μm;所述TiO2、乙醇、去离子水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比为0.2g :25mL : 75 mL : 1.0mL;所述超声处理时间为30min;所述加热回流温度为75℃;所述加热回流时间为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协同印迹策略的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二甲基乙酰胺和丙酮的用量比为6.0g : 24mL : 6.0mL;所述第一次搅拌时间为6.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协同印迹策略的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GO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TiO2的用量比为6.0g :0.1g : 0.2g;所述第二次搅拌时间为12.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协同印迹策略的功能化双层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静电纺丝过程中流速为1.2mL/h、纺丝宽度为100mm、纺丝高度为110mm、电压为24kv;所述膜的剪裁大小为直径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1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机驱动的方法及装置、控制设备
- 下一篇:噻吩并嘧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