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8878.3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钱增志;王宽;周大兴;方宏伟;汪诗超;谭学彪;余振飞;殷炳帅;张亚齐;王晓雨;陈光远;侯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50/10;H02J7/00;A62C35/02;G08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徐军科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变电站 作业 安全 监控 消防 处置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监控、报警装置(1)和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20),所述综合监控、报警装置(1)包括监测器底座(2),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带RTK北斗定位模块(4),且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远离带RTK北斗定位模块(4)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9),所述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9)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摄像头(8)和高清识别摄像头(7),所述高清识别摄像头(7)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6),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监控器自行底盘(18),所述监控器自行底盘(18)的下侧设置在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20)的上表面,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快速充/放气橡胶墙(16),且快速充/放气橡胶墙(16)的充气端设置有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17),且监测器底座(2)的两侧还设置有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带RTK北斗定位模块(4),且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带RTK北斗定位模块(4)的下方设置有通讯模块(5),且通讯模块(5)内置有5G、4G、WiFi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通讯模块(5)的下侧设置有智能控制器(3),且智能控制器(3)内置有陀螺仪,所述智能控制器(3)内部植入有人脸识别、人员识别、火灾识别和车牌识别的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智能控制器(3)的下侧设置有高精度激光雷达(11),且有高精度激光雷达(11)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可见激光束发射器(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高精度激光雷达(1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充电线圈(12),所述感应充电线圈(12)的下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固定在监测器底座(2)内部的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14),且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14)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电量监测模块(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20)由包括合闸、分闸瞬间局部灭弧抑爆惰性气体喷射器(21)和绝缘合闸分闸机械臂(22)构成,所述合闸、分闸瞬间局部灭弧抑爆惰性气体喷射器(21)固定设置在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20)的内部,且合闸、分闸瞬间局部灭弧抑爆惰性气体喷射器(21)的一端设置有高压储罐,所述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20)沿着前进方向的一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绝缘合闸分闸机械臂(2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人工智能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监控和消防处置系统所在区域地面内部设置有防腐蚀地感线圈(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8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