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新型防鸟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906.X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梦娟 |
主分类号: | A01M29/32 | 分类号: | A01M29/32;A01M29/16;A01M29/22;H02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系统 中的 新型 防鸟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新型防鸟刺,包括防护座,所述防护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碗。本发明通过高空中的风带动风碗转动,风碗通过连接杆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其表面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锤柄及锤头转动,当锤头转动到左端时,锤头接触金属敲击座,金属敲击座受力向上滑动,金属敲击座带动支撑杆及鸟刺束向上移动,当锤头与金属敲击座分离时,鸟刺束、支撑杆及金属敲击座受重力向下移动,当限位条的底端与防护座的表面接触时,阻止支撑杆进一步下落,从而使鸟刺束产生震动,避免鸟类在此筑巢,起到驱鸟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新型防鸟刺。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高大、稳固、宽阔,易于鸟类栖息和活动,会造成输电线路的闪络故障。现有的防鸟刺大多是固定的,防鸟效果较差,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新型防鸟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新型防鸟刺,包括防护座,所述防护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碗,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防护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锤柄,所述锤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锤头,所述防护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防护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鸟刺束,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敲击座,所述防护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金属敲击座为空心结构,且金属敲击座的截面呈直角梯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条,且固定筒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条相适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防护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金属敲击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鸟刺束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部铰接有一级钢丝条,且一级钢丝条与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展开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二级钢丝条,且二级钢丝条与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展开角度为30度,所述三级钢丝条与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三级钢丝条与支撑杆之间的展开角度为5度。
优选的,所述一级钢丝条和二级钢丝条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配重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高空中的风带动风碗转动,风碗通过连接杆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其表面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锤柄及锤头转动,当锤头转动到左端时,锤头接触金属敲击座,金属敲击座受力向上滑动,金属敲击座带动支撑杆及鸟刺束向上移动,当锤头与金属敲击座分离时,鸟刺束、支撑杆及金属敲击座受重力向下移动,当限位条的底端与防护座的表面接触时,阻止支撑杆进一步下落,从而使鸟刺束产生震动,避免鸟类在此筑巢,起到驱鸟的作用。
2、本发明在锤头刚与金属敲击座接触时,会产生清脆的敲击声,从而进一步提高驱鸟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座及第二连接座,使一级钢丝条与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展开角度为45度,二级钢丝条与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展开角度为30 度,从而可以在检修时将一级钢丝条和二级钢丝条进行收拢,方便电路检修操作。
4、本发明通过在靠近一级钢丝条和二级钢丝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配重球,使得一级钢丝条和二级钢丝条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始终保持最大展开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梦娟,未经郑梦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