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散热减压式的智能控制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879.6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惠先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泉州田南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8 | 代理人: | 庄俊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散热 减压 智能 控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散热减压式的智能控制柜,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箱体、柜机、舱门,散热装置设于箱体上,箱体内固定安装着柜机,舱门通过活动卡合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在散热器转送散热时,热量会顺着空冷管与空腔向外排出,而玻璃纤维板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的对散热板内外段的温度进行隔离,部分渗透传导过玻璃纤维板的温度会在水槽处,利用水槽内水的比热容对周围的温度进行中合,减少隔热装置内外端温度的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制柜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自动化散热减压式的智能控制柜。
背景技术
智能控制柜是一种通过电脑终端与控制柜进行联网控制的方式,让操作者可在电脑终端面前,对控制柜系统进行控制,将控制柜系统作为中继点对电气设备进行调整,当控制柜在高功率运转时所产生的高温,会随着设备内的散热装置进行降温,而降温过程中会将散热器前端的叶片打开,引导气体流动。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当将设备应用于四季温差较大的城市时,由于智能控制柜并不具备自动升温或降温的功能,使得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散热装置在自动程序下打开叶片进行散热时,设备外的高温或因低温形成的积雪,会随着叶片的打开掉入智能柜内,对智能柜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自动化散热减压式的智能控制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自动化散热减压式的智能控制柜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箱体、柜机、舱门,所述散热装置设于箱体上,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着柜机,所述舱门通过活动卡合固定在箱体的外侧;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散热器、温度仪、导线、嵌固板,所述散热板位于散热器的前端,所述散热器背部固定连接着嵌固板,所述温度仪分别与散热板、导线、嵌固板控制连接,所述导线控制连接着散热板与嵌固板。
其中,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一滑槽、隔热装置、闭合机构、固定条、气缸,所述第一滑槽位于固定条的上方,所述隔热装置嵌固安装在闭合机构的右侧,所述闭合机构呈纵向阵列卡合在气缸的上方,所述固定条对称安装在气缸的前后两端,所述气缸位于第一滑槽的正下方。
其中,所述隔热装置包括水槽、空冷管、空腔、玻璃纤维板,所述水槽外端轮廓固定安装着玻璃纤维板,所述空冷管对称安装在玻璃纤维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空腔贯穿着隔热装置的左右两端,所述玻璃纤维板嵌固安装在隔热装置的内端,所述水槽内填充着水。
其中,所述空冷管包括第二空腔、连通孔、空心管,所述第二空腔分别设有分别设于上下两侧的空心管内,所述连通孔贯穿着上下两侧空心管的相邻连接端面,所述空心管设有两个,且上端右侧为开口状,而下端左侧为左侧开口。
其中,所述闭合机构包括滑槽板、闭合片、卡合轴、转轴、摆动板,所述滑槽板内端活动卡合着卡合轴,所述闭合片嵌固安装在摆动板的左侧下方,所述卡合轴活动卡合在转轴的左侧下方,所述转轴嵌固安装在闭合片的右侧上方,所述闭合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与摆动板下端轮廓所组成的角呈钝角。
其中,所述闭合片包括第二玻璃纤维板、橡胶块、空心橡胶块,所述第二玻璃纤维板贴合固定在橡胶块的左端,所述橡胶块右端安装着空心橡胶块,所述空心橡胶块位于第二玻璃纤维板的右侧。
其中,所述空心橡胶块包括贯穿孔、第三空腔、柔性块,所述贯穿孔贯穿着空心橡胶块的内外端面,所述第三空腔上下两端分别固定着柔性块,所述柔性块左右两侧贴合固定着空心橡胶块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散热器转送散热时,热量会顺着空冷管与空腔向外排出,而玻璃纤维板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的对散热板内外段的温度进行隔离,部分渗透传导过玻璃纤维板的温度会在水槽处,利用水槽内水的比热容对周围的温度进行中合,减少隔热装置内外端温度的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惠先,未经张惠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