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测试云的测评系统的脑卒中调理成长系统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07845.7 申请日: 2021-06-01
公开(公告)号: CN113331844A 公开(公告)日: 2021-09-03
发明(设计)人: 梅永霞;林蓓蕾;张春慧;张振香;薛利红;安保霞;翟清华;单秋菊;张一帆;王少阳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B5/369 分类号: A61B5/369;A61B5/11;A61B5/00;A61J7/04;G16H10/60;G16H20/30
代理公司: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代理人: 朱海琳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测试 测评 系统 脑卒中 调理 成长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试云的测评系统的脑卒中患者的调理成长系统,包括调理中心控制器(1)、肢体运动器械模块(2)、脑电检测模块(3)、音视频对话模块(4)、治疗理疗数据存储库(5)、远程医护监管模块(6)、测试云平台(7)和报警模块(8);所述调理中心控制器(1)分别和肢体运动器械模块(2)、脑电检测模块(3)、音视频对话模块(4)、治疗理疗数据存储库(5)、远程医护监管模块(6)、测试云平台(7)和报警模块(8)信号控制连接。本发明通过直接驱动人的意识,通过人的意识自身去驱动相应的肢体运动,从而实现人的意识正确控制自身的肢体的训练。这样可以更好促进肢体和脑电、神经,及相应的肢体运动和脑电、神经的协同,更好的促进身体和神经的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卒中患者康复和调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测试云的测评系统的脑卒中调理成长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它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脑卒中的治疗即使在完成医院的治疗后,很有可能还是不能完成正常的生活,该疾病会导致病人无法生活自理,身体不能动弹,而且目前的治疗手段除了在医院给以治疗突发症状外,主要还是依靠回归家庭进行理疗照顾,即更多由家庭人员或护工完成,以便让病人早日康复。而脑卒中康复实质是实现大脑神经元重塑同时又能达到恢复运动机能的目的。具体来说,康复器械设备主要用于肢体康复;而对大脑神经康复方面效果并不佳,目前也无有效的康复疗法,以便从身体和神经方面,让病人尽快恢复身体和神经的健康。

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健康康复的方法:

专利:CN109875850A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手部康复装置,包括驱动器和系统控制器,驱动器与系统控制器连接,驱动器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包括指套,指套设有五个,与人体五根手指对应,分别为大拇指指套、食指指套、中指指套、无名指指套以及小拇指指套,指套外部上表面设有腔体套;多腔体软体驱动器,多腔体软体驱动器设于腔体套内部;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指套前端;肌电信号传感器,用于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即采集sMEG;柔性弯曲传感器,柔性弯曲传感器设于腔体套内表面。解决了传统康复器械需要人工操作且动作单一,刚体材料器械与手指不兼容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该方案中对中风患者的sMEG与手指压力传感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建模,采集sEMG的信号建立康复模型,对康复进程进行评价,同时也可进行肌电信号模拟驱动,模拟下采集到的信号,可以驱动肢体到什么程度,验证康复模型。系统在自动分析的同时可上传至云平台征求医师意见,实现评价患者病情的功能,同时为患者匹配不同的康复控制程序。

专利CN109528203A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脑卒中患者步态训练及评测系统,其结构包括位姿采集模块、足底压力采集模块、疲劳信息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智能云平台、AR头盔和手机终端;该系统针对具有一定行走能力的脑卒中患者,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可智能提供给患者高沉浸感的交互式康复训练游戏,有效提高其步态康复训练效果;通过步态采集模块实时获取患者康复训练时的多维步态信息,经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后,将处理后的信息与数据通过无线模块传输到手机终端,步态评测结果高可视化地实时反馈给医生及患者;基于肌肉疲劳监测,保证患者康复训练过程的安全;智能云平台也可实现步态疾病的自动跟踪、评测及推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