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711.5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卫海梁;王磊;陈贺;王念;沈水龙;林松顺;王雅洁;罗太祥;徐涛;李志坡;周裕金;朱雷;朱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融合 基坑 施工 风险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基于工程概况和工程经验,构建风险评价体系,所述风险评价体系确定风险因子以及划分风险等级;
S2,获取所述风险因子对应的监测项目所监测得到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S3,根据所述风险等级确定隶属度函数,计算隶属度,构建风险评估矩阵;
S4,根据所述风险评估矩阵,利用熵权法确定各风险等级的权重;
S5,基于所述风险评估矩阵以及各风险等级权重,利用证据理论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融合,确定基坑工程的风险评估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因子是指基坑工程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x1)、围护结构顶竖向位移(x2)、地下水位(x3)、支撑轴力(x4)、深层水平位移(x5)、地标沉降(x6)、静荷载(x7)、动荷载(x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等级是指根据风险因子监测数据划分为四个风险等级,表示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等级越高,风险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一化处理是指将监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监测数据的归一化公式如式(1)所示:
其中,xm表示风险因子的监测数据,umin和umax为风险因子的最小值和最大值;xi为影响因子监测数据归一化后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隶属度函数是根据风险等级而确定的高斯型函数Q(x),公式如式(2)所示:
其中,c=0.5(xmax(norm)j+xmin(norm)j),d=0.5(xmax(norm)j-xmin(norm)j),xmax(norm)j,xmin(norm)j为数据归一化处理后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x)是指x在区间[0,1]中的隶属度,任意一个值x在研究范围内,有一个在[0,1]范围内的Q(x)值与之对应;
所述隶属度是指风险因子x属于Q的程度,Q(x)的值越接近0,表示隶属度越低,反之越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估矩阵如式(3)所示:
其中,Qij(xi)为第i个风险因子的监测数据在等级j中的隶属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熵权法中的熵值计算如式(4)所示,获得各个风险等级的熵值后,各个风险等级的权重计算如式(5)所示;
其中,其中ej为综合风险评估矩阵中等级j的熵,m为风险因子的个数;Qij(xi)为第i个风险因子的监测数据在等级j中的隶属度;
其中,ωj为风险等级j的权重,m为风险因子的个数,n为风险因子确定的风险等级的个数,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大学,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7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