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7640.9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辉;朱映光;鲁天星;董艳波;胡永岚;谢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05 | 分类号: | H10K50/805;H10K5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焦慎超 |
地址: | 065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辅助电极;
若干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树状透明电极,所述树状透明电极对应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区域设置,且与所述辅助电极电连接;所述树状透明电极包括主干部分和从所述主干部分分出的支干部分;所述主干部分具有与所述辅助电极连接的连接端;支干部分则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点,每个连接点到辅助电极的电阻相同;
所述主干部分部分位于基板上,所述主干部分与辅助电极的连接端位于辅助电极远离基板的一侧;
覆盖所述辅助电极和树状透明电极的绝缘层;每个发光区域内,所述绝缘层对应所述树状透明电极设有若干开口区;
位于所述绝缘层上的防短路电极层;
与所述防短路电极层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层;
位于所述防短路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有机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短路电极层由无机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的混合物形成,或由有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防短路电极层的表面电阻范围为100-2500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短路电极层由无机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的混合物形成,或由有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防短路电极层的表面电阻范围为500-2000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短路电极层包括与所述绝缘层相邻的第一防短路电极层及位于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上的第二防短路电极层;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的表面电阻范围为100-2500 Ω/□;其对应1mm*1mm大小面积的纵向电阻值1000-10000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短路电极层包括与所述绝缘层相邻的第一防短路电极层及位于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上的第二防短路电极层;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的表面电阻范围为100-2500 Ω/□,其对应1mm*1mm大小面积的纵向电阻值2000-3000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短路电极层包括与所述绝缘层相邻的第一防短路电极层及位于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上的第二防短路电极层;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的表面电阻范围为500-2000Ω/□,其对应1mm*1mm大小面积的纵向电阻值1000-10000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短路电极层包括与所述绝缘层相邻的第一防短路电极层及位于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上的第二防短路电极层;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的表面电阻范围为500-2000Ω/□,其对应1mm*1mm大小面积的纵向电阻值2000-3000Ω。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短路电极层由无机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的混合物形成,或由有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防短路电极层由金属氧化物或有机聚合物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干部分的端部到所述连接端的电阻阻值范围为500-10000Ω。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干部分的端部到所述连接端的电阻阻值范围为1000-7000Ω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由若干微分区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分区的面积为10000 um2到1000000 u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6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