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双高筋缠绕B型结构壁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330.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飞;江志祥;董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宜通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6 | 分类号: | C08J7/046;C08L23/06;C08L23/12;C08K5/12;C08K5/523;C08K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聚乙烯 双高筋 缠绕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双高筋缠绕B型结构壁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原料80‑100份、PP肋筋管50‑70份、防火涂料10‑20份、抗拉伸丝网20‑30份、耐磨涂层5‑8份、增塑剂2‑4份、氮化铝1‑3份、增韧剂1‑3份、抗老化剂2‑4份、耐磨剂2‑3份。本发明采用增塑剂、增韧剂、抗老化剂、抗拉伸丝网、耐磨剂和耐磨涂层,其中耐磨涂层作用于管道的内外壁,通过对内外壁表面提供耐磨防护,而耐磨剂则增加管道整体的耐磨强度,而在管道的内部镶嵌抗拉伸丝网,再与增塑剂合增韧剂配合,从而提高管道拉伸变形的能力,这样使得管道在复杂的地下适应性更强,有效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双高筋缠绕B型结构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出于对环境、能源和卫生性能等的要求,以安全耐久的塑料管材代替传统管材作为地埋管以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塑料排水管材中,制作管材的塑料主要包括为聚氯乙烯和聚乙烯。但在用于高温高压下的化学工业排水排污管道系统时,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还是有其技术局限性,因此聚丙烯是首选材料。目前用高密度聚乙烯为主体材料,由于管道长期处于埋在地下,地底情况复杂,缺乏及时的防护监管措施,因此管道的安全使用寿命需要得到增强,传统的聚乙烯壁管在使用时,其抗拉伸变形、耐磨和抗老化效果较差,特别是在复杂环境的底层下,无法使管道的使用寿命得到保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双高筋缠绕B型结构壁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双高筋缠绕B型结构壁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双高筋缠绕B型结构壁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原料80-100份、PP肋筋管50-70份、防火涂料10-20份、抗拉伸丝网20-30份、耐磨涂层5-8份、增塑剂2-4份、氮化铝1-3份、增韧剂1-3份、抗老化剂2-4份、耐磨剂2-3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原料80份、PP肋筋管50份、防火涂料10份、抗拉伸丝网20份、耐磨涂层5份、增塑剂2份、氮化铝1份、增韧剂1份、抗老化剂2份、耐磨剂2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原料90份、PP肋筋管60份、防火涂料15份、抗拉伸丝网25份、耐磨涂层7份、增塑剂3份、氮化铝2份、增韧剂2份、抗老化剂3份、耐磨剂2.5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原料100份、PP肋筋管70份、防火涂料20份、抗拉伸丝网30份、耐磨涂层8份、增塑剂4份、氮化铝3份、增韧剂3份、抗老化剂4份、耐磨剂3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塑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涂层设置在管道的外壁和内壁的表面,所述耐磨涂层采用纳米陶瓷耐磨涂层、聚合物耐磨涂层和KN17高分子耐磨涂层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老化剂采用受阻酚类、仲芳胺等氢给予体和叔胺类电子给予体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增韧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磷酸三苯酯。
本发明提出采用增塑剂、增韧剂、抗老化剂、抗拉伸丝网、耐磨剂和耐磨涂层,其中耐磨涂层作用于管道的内外壁,通过对内外壁表面提供耐磨防护,而耐磨剂则增加管道整体的耐磨强度,而在管道的内部镶嵌抗拉伸丝网,再与增塑剂合增韧剂配合,从而提高管道拉伸变形的能力,这样使得管道在复杂的地下适应性更强,有效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宜通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宜通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