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悬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270.9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兵;颜智城;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F16F15/023;F16F15/027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汽车电机 悬置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悬置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储液室,储液室具有弹性的外壁,储液室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的阀芯将储液室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储液室内部的液体通过阀芯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流通;所述储液室的顶部连接有用于支撑电机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室内部存储有磁流变液,所述电磁阀阀芯上套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通过电源线连接至电流控制器。本发明在原有油液阻尼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磁流变液代替液压油,并增加感应线圈,通过调节感应线圈上的电流,实现阻尼可调的效果,既能保证原有尺寸不变又可以更好的改善由于电机振动产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汽车采用电机驱动车辆前进,在整车布置过程中MCU、OBC产品通常会锁附在电机外壳上,因此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电机整体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一般具有幅值低、频率范围广等特点。为了避免这种振动对前舱零部件装配强度以及乘员舱的影响,在车型开发过程中往往会使用油液阻尼器对振动进行吸收。可是目前所使用的油液阻尼器不能及时实现对宽频范围振动的吸收,达不到理想的减振效果,因此电机造成的振动通常能够传导到车身以及乘员舱会直接影响前舱零部件装配强度以及乘客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悬置装置,其能针对不同频率范围的振动,能够快速实现阻尼可调从而达到理想的减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汽车电机悬置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储液室,储液室具有弹性的外壁,储液室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的阀芯将储液室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储液室内部的液体通过阀芯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流通;所述储液室的顶部连接有用于支撑电机的支撑杆,所述储液室内部存储有磁流变液,所述电磁阀阀芯上套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通过电源线连接至电流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室的外壁由橡胶材料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具有氮气腔,氮气腔的顶部为橡胶层,橡胶层与储液室接触。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原有油液阻尼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磁流变液代替液压油,并增加感应线圈,通过调节感应线圈上的电流,实现阻尼可调的效果,既能保证原有尺寸不变又可以更好的改善由于电机振动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电动车汽车电机悬置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有储液室2,储液室2具有弹性的外壁,储液室2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电磁阀4,电磁阀4的阀芯将储液室2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储液室2内部的液体通过阀芯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流通;所述储液室2的顶部连接有用于支撑电机的支撑杆3,所述储液室2内部存储有磁流变液,所述电磁阀4阀芯上套设有感应线圈5,感应线圈5通过电源线连接至电流控制器。
所述储液室2的外壁由橡胶材料成型。
所述底座1内部具有氮气腔,氮气腔的顶部为橡胶层,橡胶层与储液室2接触。氮气腔整体为密封结构,顶部是由橡胶组成,氮气腔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平衡液体上下流动时压力不均衡产生的影响,另外氮气为惰性气体不会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本发明使用磁流变液代替液压油。工作原理如下:磁流变液在正常情况现呈现出牛顿流体的状态,此时呈现出油液阻尼器的特点,在通入电流(不超过0.2A)时,电磁阀4阀芯上的感应线圈5会产生闭合的磁感线,此时磁流变液粒子会按照磁感线的方向进行整齐的排列,形成固化;当电流消失后固化的磁流变液会迅速转变为牛顿流体的状态。针对电机产生的不同频率以及幅值的振动,可以通过控制通入电流的大小实现阻尼的调节,从而达到阻尼可调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