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控制电渗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043.6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茹;安瑾;苏雅;陆飞鹏;李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昱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电渗析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自动控制电渗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盐循环单元、浓水-极水循环单元、冲洗单元、清洗单元、加酸单元和仪表及自控单元;其中:
脱盐循环单元包括电渗析膜堆(100)、淡水循环管路、浓水循环管路和极水循环管路,所述电渗析膜堆(100)包括淡室(11)、浓室(12)和极室(13);所述淡水循环管路为:淡水过滤器(101)的出水口与淡水箱(102)的淡水箱第一进水口(1021)相连,淡水箱(102)的出水口依次经过淡水循环泵(103)和换热器(104)后分为两支路,一支路经过淡水第一进水阀(1041)与淡室(11)的淡室第一进水口(1101)相连,另一支路经过淡水第二进水阀(1042)与浓室第一进水口(1201)相连,淡室第一出水口(1102)分为两支路,一支路经过淡室第一出水阀(1121)与淡水箱第二进水口(1022)相连,另一支路经过淡室第二出水阀(1122)与浓水箱第一进水口(1051)相连;所述浓水循环管路为:浓水箱(105)的出水口依次经过浓水循环泵(106)和浓水过滤器(107)后分为两支路,一支路经过浓水第一进水阀(1071)与浓室(12)的浓室第一进水口(1201)相连,另一支路经过浓水第二进水阀(1072)与淡室第一进水口(1101)相连,浓室第一出水口(1202)分为两支路,一支路经过浓室第一出水阀(1221)与浓水箱第一进水口(1051)相连,另一支路经过浓室第二出水阀(1222)与淡水箱第二进水口(1022)相连;所述极水循环管路为:极水箱(108)的出水口依次经过极水循环泵(109)、极水过滤器(110)和极水换热器(111)后与极室(13)的极室第一进水口(1301)相连,极室第一出水口(1302)与极水箱第一进水口(1081)相连;
浓水-极水循环单元包括极水缓存箱(201),循环管路为:极室第二出水口(1303)与所述极水缓存箱(201)的进水口相连,浓室第二出水口(1203)与极水箱第二进水口(1082)相连,极水缓存箱(201)的出水口与浓水箱第二进水口(1052)相连;
冲洗单元包括进水阀(301)和出水阀(302),循环管路为:进水管路经过进水阀(301)后与淡室(11)、浓室(12)和极室(13)的冲洗水进水口均相连,淡室(11)、浓室(12)和极室(13)的排水口经出水阀(302)后连接出水管路;
清洗单元包括清洗泵(401)、清洗罐(402)和清洗过滤器(403),所述清洗罐(402)的出水口经过所述清洗泵(401)和所述清洗过滤器(403)后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
加酸单元包括浓室酸箱(501)、极室酸箱(502)和淡室酸箱(503),所述浓室酸箱(501)出酸口经过计量泵(504)与浓水箱(105)进酸口相连,所述极室酸箱(502)的出酸口经过计量泵(504)与极水箱(108)的进酸口相连,所述淡室酸箱(503)的出酸口经过计量泵(504)与淡水箱(102)的进酸口相连;
仪表及自控单元包括设置在淡水箱第一进水口(1021)处、淡室(11)排水口处和浓室(12)排水口处的流量计(601),设置在淡水箱(102)、浓水箱(105)、极水箱(108)和清洗罐(402)上的静压液位计(602),设置在淡水箱(102)、浓水箱(105)、极水箱(108)和清洗罐(402)上的pH测定仪(603),设置在淡室第一进水口(1101)、浓室第一进水口(1201)和极室第一进水口(1301)处的转子流量计(604),设置在淡室第一进水口(1101)、浓室第一进水口(1201)和极室第一进水口(1301)处的温度传感器(605),设置在淡室第一进水口(1101)、淡室第一出水口(1102)、浓室第一进水口(1201)和浓室第一出水口(1202)处的压力传感器(606),以及设置在淡室(11)排水口处和浓室(12)排水口处的电导率传感器(6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电渗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风机(202)和碱吸收箱(203),所述风机(202)的入风口连接大气,出风口经过所述极水箱(108)后与所述碱吸收箱(203)的入风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电渗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泵(504)出口处设有背压阀。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自动控制电渗析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在极室(13)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在浓室(12)中加入水;
打开淡水第一进水阀(1041)、淡室第一出水阀(1121)、浓水第一进水阀(1071)和浓室第一出水阀(1221),关闭淡水第二进水阀(1042)、淡室第二出水阀(1122)、浓水第二进水阀(1072)和浓室第二出水阀(1222);
加入废水,废水经过淡水过滤器(101)后进入淡水箱(102),当淡水箱(102)上的静压液位计(602)达到预设液位时,停止进水,废水经过淡水循环泵(103)提升后进入换热器(104)进行换热,之后进入淡室(11);
运行过程中,对淡水箱(102)、浓水箱(150)、极水箱(108)和清洗罐(402)根据分别设置的pH测定仪(603)进行加酸,直至pH均达到预设值;
运行过程中,当浓室电导率传感器(608)的测定值达到预设值时,将极室(13)的极水送入极水缓存箱(201),将浓室(12)的浓水补充至极水箱(108)直至达到设置在极水箱(108)上的静压液位计(602)预设的补充液位值,之后将浓水箱(105)剩余的浓水排放直至浓水箱(105)上的静压液位计(602)预设的下限值;
将极水缓存箱(201)中的极水加入浓水箱(105)中,然后补充水至浓水箱(105),直至设置在浓水箱(105)上的静压液位计(602)达到预设值;
经过4-12h后进行倒极,关闭淡水第一进水阀(1041)、淡室第一出水阀(1121)、浓水第一进水阀(1071)和浓室第一出水阀(1221),打开淡水第二进水阀(1042)、淡室第二出水阀(1122)、浓水第二进水阀(1072)和浓室第二出水阀(1222),使淡水进入浓室(12)进行循环,浓水进入淡室(11)进行循环;
当压力传感器(606)检测淡室(11)和浓室(12)的进水、出水压力差达到预设的上限值时,打开进水阀(301)和出水阀(302)进行膜堆冲洗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0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