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锤体形貌的MIL-101(Fe)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6499.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新;郭丽君;樊彩梅;李瑞;张璐璐;王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B01J31/22;C01C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锤体 形貌 mil 101 fe 光催化剂 合成 光催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锤体形貌MIL‑101(Fe)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六水氯化铁做铁源,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在乙二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使用溶剂热法合成特殊形貌的MIL‑101(Fe)。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经济环保,且所制备的特殊形貌的MIL‑101(Fe)光催化剂的光催化固氮产氨量为传统MIL‑101(Fe)的2.6倍。特殊形貌的MIL‑101(Fe)光催化剂当中的Fe起到活化氮气的作用提升光催化剂的光还原能力,特殊形貌提高了表面铁的含量,且该形貌利于光的反射和折射,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对提高氮气还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锤体形貌MIL-101(Fe)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一种新型的高孔材料,其结构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其金属中心具有不饱和反应活性位点,可以很好地作为光催化反应中心;金属结与有机配体之间电子转移趋势适合于光催化反应;能带结构易调节,可根据不同的反应对能带位置的要求进行合理调节;此外,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孔隙率有利于电荷快速迁移,缩短了活性物种与反应底物之间的传输距离。
MIL-101(Fe)作为一类MOFs材料,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不仅会暴露丰富的活性位点,而且可以吸附充足氮气作为氮源;铁作为金属中心,能够有利于活化氮气,提高产氨量,因此该类催化剂会在光催化氮还原领域有较大的潜力。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MIL-101(Fe)材料往往以实心微米颗粒形式存在。光催化反应通常情况下只能在催化剂外表面进行(与光照接触才能进行光催化反应)。实心微米颗粒形貌往往会使得催化剂体相内部活性点位无法参与光催化反应。因此寻找出一种简单经济环保的制备方法,MIL-101(Fe)进行形貌调控,增加其与光照的有效接触面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光催化技术领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表面开裂的纺锤体形貌的MIL-101(Fe)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经济环保的方法,控制MIL-101(Fe)形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本发明作用原理在于:光照是光催化反应的前提,传统实心MIL-101(Fe),只有外表面的活性点位能够接受到光照参与光催化反应。本发明通过合成方法优化在MIL-101(Fe)表面构建均匀大尺寸开裂,光照可以通过表面开裂照射到MIL-101(Fe)内部,使得更多活性点位参与到光催化反应当中,实现光催化性能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锤体形貌的MIL-101(Fe)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以六水合氯化铁做铁源,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在乙二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使用溶剂热法合成表面开裂形貌的MIL-101(Fe)。其具体制备步骤为:
1)称取0.25-1.5mmol的六水氯化铁,放置于5-20mL乙二醇中,在20-50℃下搅拌1-6h,形成A溶液;称取1-1.5mmol对苯二甲酸和1.5-3mmol六水氯化铁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形成B溶液,将A溶液倒入B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将该溶液放入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00-120 ℃条件下反应12-24 h。
2)用离心机将步骤1)中所得沉淀进行分离,并用DMF和无水甲醇分别洗涤,80℃烘干8-20h,即得到表面开裂形貌的MIL-101(Fe)。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光催化剂MIL-101(Fe)的应用,所述的水中通入氮气进行光催化还原反应,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催化剂用量为0.05 g,光照1h,所用光源为氙灯,功率为300 W,距离反应界面20 cm。固氮液用纳氏试剂法和分光度计测定 NH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