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6131.4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崔丽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丽凤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6;B02C18/18;B02C23/10;B02C23/18;B03C1/18;B08B1/02;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固体废物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涉及废物处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因在粉碎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和细小颗粒,不但会影响工作人员健康,还会对装置产生磨损的问题,包括保护机构;保护机构的顶部设有遮挡机构;支撑机构设置在保护机构的下方;剔除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上方;装载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顶部;除尘机构设置在保护机构的内部。通过遮挡件,使装置在不影响正常输送固体废物的同时,阻断了粉尘的传递,除尘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通过喷头,使其在连接引流管后,喷出水雾,从而对主体内部进行除尘,而通过固定件对引流管的固定,从而保证装置在工作过程对主体内部除尘效果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将不同材质的固体废物进行相同处理方法,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用于合理进行废物处理。
例如申请号:CN110508385A中涉及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破碎机,所述破碎机的侧面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内部设置有检修板,所述检修板一端与检修口之间连接有旋轴,所述检修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检修口的内壁开设有操作杆槽,所述操作杆槽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前端与限位槽卡合连接,所述操作杆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转轴槽。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因在粉碎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和细小颗粒,不但会影响工作人员健康,还会对装置产生磨损,且现有的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无法有效的将掺杂在废屑内的金属废屑剔除,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因在粉碎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和细小颗粒,不但会影响工作人员健康,还会对装置产生磨损,且现有的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无法有效的将掺杂在废屑内的金属废屑剔除,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节能环保型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包括保护机构;
保护机构的顶部设有遮挡机构,且遮挡机构的安装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主体的顶部;
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在保护机构的下方,且支撑机构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主体的底部;
剔除机构,剔除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上方,且剔除机构的转动轴轴套连接在主体的底部,并且剔除机构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
装载机构,装载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顶部,且装载机构的移动板的底部T形结构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
除尘机构,除尘机构设置在保护机构的内部,且除尘机构的固定件固定连接在主体的内壁上,并且除尘机构的引流管轴套连接在主体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
主体,主体为箱体结构,且主体的顶部左侧上方设有进料口,并且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主体的前后设有轴孔,且主体的右侧设有安装孔,并且主体的顶部设有矩形凸起结构;
电机架,电机架为长方体结构,且电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并且电机架固定连接在主体的前侧。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
控制轴,控制轴为圆柱体结构,且控制轴的前侧轴套连接有圆环状的支撑环,并且控制轴前侧支撑环螺钉连接在电机架上,控制轴轴套连接在主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丽凤,未经崔丽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