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变压力的腹膜透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6021.8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力;马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李素兰 |
地址: | 2153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变 压力 腹膜 透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腹膜透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压力的腹膜透析系统,包括:至少一供液袋,所述供液袋距离地面的高度为L1,人体腹腔距离地面的高度为L2;至少一废液收集装置;至少一用于将供液袋的透析液导入人体腹腔的供液管路,其动力由L1与L2之间的高度差提供;至少一负压发生单元;至少一用于将人体腹腔的废液导出到废液收集装置/废液袋的引流管路;至少一流体配给系统,通过控制L1、L2和/或负压发生单元,以控制所述供液管路和/或引流管路内液体的流量。采用本发明,其能实现流量的精准控制,保证人体腹腔的废液能彻底排空,而且,该腹膜透析系统结构简单,静音,能耗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腹膜透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变压力的腹膜透析系统。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将配制好的透析液规律、定时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由于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我国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大多数为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CAPD每天需要进行3-4次交换腹透液,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患者对生活自由度追求的提高,选择更昂贵的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将成为一种新趋势。APD泛指所有以自动化机器代替手工进行腹透操作的治疗方式。其可分为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IPD)、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持续循环式腹膜透析(CCPD)和潮式腹膜透析(TPD)4种方式。在这4种方式中,NIPD仅在夜间进行,白天患者为干腹状态,透析连接操作次数最少,提供给患者的自由度最大,是最常见的APD方式。
而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改进的自动腹膜透析(APD)系统,供包含作为在腹膜透析时给以非经肠的液体的临床治疗用,其适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药物中毒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严重水肿、水中毒及心力衰竭的患者等。
目前已知,现有的腹膜透析设备有两种,动力式腹膜透析机以及重力式腹膜透析机。其中,动力式腹膜透析机利用动力方法,将腹膜透析液输送到腹膜透析机,经过腹膜透析机加热输送到患者腹腔,经留腹透析交换后引流到废液装置内的方式。
重力式腹膜透析机利用重力方法,液体由高向低流动的特性,实现腹膜透析液从高点流向腹膜透析机,经过腹膜透析机加热灌入患者腹腔,经留腹透析后引流到废液收集装置内的方式。
然而,现有的动力式腹膜透析机以及重力式腹膜透析机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现有的重力式腹膜透析机,单依靠高度差引流,不利于腹腔内透析液的充分排出;
第二、现有的动力式腹膜透析机采用至少一个泵,其通过液压操作,以完成液体向病人的腹腔流入,或者完成液体由病人的腹腔流出。即,现有的动力式腹膜透析机,液体泵持续工作,泵产生的动力,是参与整个液体向病人的腹腔流入过程,同时也参与整个液体由病人的腹腔流出过程。
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多在夜间进行治疗,泵的工作会产生噪声,影响病人休息。而且,泵持续工作,能耗也较高。
第三:现有的动力式腹膜透析机,其在液体注入和废液引流时,瞬时压力大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感或者疼痛感。
第四:现有的动力式腹膜透析机以及重力式腹膜透析机,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变压力的腹膜透析系统,其能实现流量的精准控制,保证人体腹腔的废液能彻底排空,而且,该腹膜透析系统结构简单,静音,能耗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变压力的腹膜透析系统,其方便携带,体积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