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用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5370.8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邢毓波;罗莹莹;王帅超;马同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禹伟业(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5/00 | 分类号: | C09D195/00;C09D7/65;E04G21/00;E04B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结构 工程 复合 防水层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用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在混凝土基面层上喷涂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和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中,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相融粘接构成建筑结构工程用复合防水层。该施工方法中,与基面层直接接触的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自身可发生形变以适应基面层出现的裂缝,填补裂缝的同时还能给喷涂在其表面的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提供延伸空间,防止后续喷涂的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因无延伸空间而发生断裂造成的防水层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用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涂料的研发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结构工程防水领域的重点工作,由于建筑结构本身的轻微沉降形变、钢筋混凝土结构收缩产生的裂缝均会对建筑已有的防水层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对于已经存在上述裂缝的工程进行防水施工时,对防水材料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要求防水材料能满足具有良好的延伸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其中,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因其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而广泛于建筑结构工程防水领域,然而,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作为基层结构的防水层,当基层结构出现裂缝时,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因其与基层结构之间满粘(紧密贴合),无法发挥自身具有的拉伸性能而随着基层结构裂缝而出现断裂,其防水功能就会被破坏。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解决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作为防水层会存在与基层结构之间满粘(紧密贴合)而无法发挥自身具有的拉伸性能导致防水层断裂的办法。使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能够发挥更好的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单独使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作为防水层时,会存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与基层结构之间满粘(紧密贴合)而无法发挥自身具有的拉伸性能导致防水层随结构裂缝而发生断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用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次在混凝土基面层上喷涂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和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其中,所述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相融粘接构成建筑结构工程用复合防水层。
优选地,所述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由60-80重量份的特制阴离子改性乳化沥青、10-40重量份的阴离子胶乳、0.2-1重量份的消泡剂、0.5-2重量份的稳定剂、0.2-1重量份的防老剂、重量含量为5-15%的促凝剂经乳化交联形成;
优选地,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由60-80重量份的阴离子乳化沥青、10-40重量份的阴离子胶乳、0.2-1重量份的消泡剂、0.5-2重量份的稳定剂、0.2-1重量份的防老剂、重量含量为5-15%的促凝剂经乳化交联形成。
优选地,所述特制阴离子改性乳化沥青包括:40-60重量份的110号基质沥青、1-2重量份的SBS颗粒、0.5-2重量份的SBR颗粒、0.5-1.5重量份的SIS颗粒份、1-10重量份的环烷油、1-10重量份的芳烃油、40-5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0.5-3重量份的阴离子乳化剂;
其中,所述阴离子乳化剂包括:羧酸盐、磺酸盐、硫酸盐、磷酸酯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胶乳包括:改性丙烯酸乳液、聚烯烃蜡乳液、萜烯树脂乳液、丁苯胶乳、氯丁胶乳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BYK-018);
所述稳定剂为固含量为30%的松香皂、磷酸盐型分散剂按质量比1:2复配而成的水溶液;
所述防老剂为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DLTP);
所述促凝剂为氯化钙、硫酸锌、氯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乳化沥青为70号乳化沥青;
所述阴离子胶乳包括:改性丙烯酸乳液、丁苯胶乳、氯丁胶乳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优选氯丁胶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禹伟业(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禹伟业(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5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