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生理检测机器人的6自由度人脸追踪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4889.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7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霄剑;张浩然;丁帅;樊秉政;欧阳波;展航;张晓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F17/16;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生理 检测 机器人 自由 度人 追踪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非接触式生理检测机器人的6自由度人脸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相机固定在机器人末端;
基于相机采集的人脸影像进行实时的面部特征点检测和跟踪,得到相机坐标系O3下的人脸位姿信息pface;
将人脸位姿信息pface转化为人脸在基坐标系O1下的位姿Tb;
基于人脸在基坐标系O1下的位姿Tb计算机器人末端的最优目标位姿Tt;
基于人脸在基坐标系O1下的位姿Tb和机器人末端的最优目标位姿Tt进行比例控制,得到期望位姿ptarget;
基于期望位姿ptarget求逆运动学解,得到机器人目标关节角βtargetjoint,并基于机器人目标关节角βtargetjoint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且所述基于人脸在基坐标系O1下的位姿Tb和机器人末端的最优目标位姿Tt进行比例控制,得到期望位姿ptarget,并基于期望位姿ptarget求逆运动学解,得到机器人目标关节角βtargetjoint,并基于机器人目标关节角βtargetjoint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包括:
所述期望位姿qtap表示期望目标姿态的四元素表示;stap表示期望目标位置中的位置向量增量;
获取位置向量增量stap:
计算机器人末端的最优目标位置向量ts和当前机器人末端位姿rwb的位置误差向量ep:
ep=ts-rwb
基于误差向量ep计算位置向量增量stap:
其中,
Kp为比例系数;
b表示设置的位置增量的模长上限;
获取期望目标姿态qtap:
使用如下公式可以将任意的旋转矩阵R转换为四元素q表示;
对四元素向量q进行比例控制:
w,xq,yq,zq表示四元素向量q中的元素;
Fm2q表示转换函数;
tr表示矩阵的迹;
Kpq表示比例系数;
r32,r23,r13,r31,r21,r12表示3*3矩阵R里的对应位置的元素;
利用逆解函数求得机器人目标关节角:
其中,Finverse表示逆解函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理检测机器人的6自由度人脸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相机采集的人脸影像进行实时的面部特征点检测和跟踪,得到相机坐标系O3下的人脸位姿信息pface,包括:
使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面部检测器和改进的卷积专家约束局部模型进行面部特征点检测和跟踪;
得到的人脸位姿信息为:
其中,表示旋转的三个欧拉角;
表示人脸在相机坐标系O3下的位置三维坐标;
上角标T表示矩阵转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8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