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4714.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波;华刚;王冬;潘靓靓;王敏;樊鹏凯;胡锦堂;刘景昊;王哲;苏少凯;邓立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55 | 分类号: | G02F1/16755;G02F1/1676;G02F1/16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李远思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及设置在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交位置的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结构和像素电极;阵列基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基准信号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检测信号线及至少一个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的控制电极与扫描线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第一电极连接基准信号线,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第二电极连接检测信号线;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检测信号线获取的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在帧间无效时区的漏电流及预存的漏电流与工作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显示装置的工作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电子纸显示装置等多种类型的显示装置,通常多采用有源矩阵驱动技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技术是较常用的一种有源矩阵驱动技术,有源驱动矩阵电子纸显示装置中,将薄膜晶体管集成在基底上形成阵列基板,将胶体电泳液设置在纸膜上,然后将纸膜和阵列基板组合起来构成显示面板,通过薄膜晶体管控制像素电极的电信号,使得胶体电泳液中的带电粒子在显示面发生偏移/聚集,通过反射或吸收外界光线,从而形成图像。由于电泳显示具有双稳态性且无需背光源,关闭电源后可保持图案显示,因此具有功耗低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对比度高、良好的日光可读性等性能。
温度是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电子纸显示装置(Electrophoresis Display,EPD)而言,其工作温度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电子纸显示装置通常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进行工作温度检测,然而现有的工作温度检测存在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及设置在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相交位置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结构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结构的控制电极与所述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第一电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第二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基准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检测信号线及至少一个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的控制电极与所述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基准信号线,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检测信号线;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检测信号线获取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在帧间无效时区的漏电流及预存的漏电流与工作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温度。
可选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围绕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形成的显示区的虚拟像素区,所述虚拟像素区包括多个虚拟像素单元,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部分所述虚拟像素单元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靠近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虚拟像素单元中。
可选地,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所述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第二电极连接同一检测信号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所述像素单元中。
可选地,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分别设置于每一像素单元中。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每间隔N个像素单元设置有一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结构的像素单元,N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数据线复用为所述基准信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钢管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