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4705.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民;张朔;杨瑞;蔡亮;郭远益;赵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植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疗植入物用于封堵目标腔体,并包括弹簧线圈,弹簧线圈具有至少部分可生物降解的近端部分和至少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远端部分,远端部分与近端部分的远端连接,从而解决弹簧圈长期留存体内的占位效应,并且改善弹簧圈的柔软度,使弹簧圈能够更好的兼顾顺应性和支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阻塞体腔的医疗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突起,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致死和致残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材料学的进步,推动了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迅猛发展。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手段是利用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一方面可有效的改变血流方向,减轻动脉瘤壁受到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诱导血栓形成,并促进瘤颈处的内皮化,从而实现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该过程因其相对于外科手术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用于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弹簧圈多为金属材质。然而对于尺寸大的动脉瘤而言,利用传统的金属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填入瘤腔后,弹簧圈在瘤腔内永久存在,可能会产生占位效应,引起对周围神经和组织的压迫,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成功栓塞动脉瘤后,为保证良好的贴壁效果和栓塞密度,需要弹簧圈同时兼具适当的支撑性和顺应性,这就对弹簧圈的构型尤其是首襻/第一圈(即首先进入瘤腔的圈)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整个圈的柔软度及分布提出了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疗植入物能够部分降解,有效缓解了永久留存在体内所引起的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的占位效应,并还能保证良好的可操作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植入物,用于封堵目标腔体,包括弹簧线圈,所述弹簧线圈具有至少部分可生物降解的近端部分和至少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远端部分,所述远端部分与所述近端部分的远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簧线圈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线圈和第二弹簧线圈,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由不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弹簧线圈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所述远端部分包括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近端部分包括所述第一弹簧线圈。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内部,使得所述第二弹簧线圈与所述第一弹簧线圈在轴向上部分重叠;或者,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二弹簧线圈与所述第一弹簧线圈在轴向上完全不重叠。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弹簧线圈与所述第一弹簧线圈在轴向上部分重叠时,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的所述一部分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内部的所述另一部分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的所述一部分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径,且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的所述一部分的外径不超过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径的1.2倍;或者,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的所述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径,且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径不超过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的所述一部分的外径的2倍。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弹簧线圈与所述第一弹簧线圈在轴向上部分重叠时,所述弹簧线圈还包括第三弹簧线圈,所述第一弹簧线圈、所述第二弹簧线圈和所述第三弹簧线圈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弹簧线圈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的所述一部分上,所述第三弹簧线圈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弹簧线圈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线圈的外部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