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固集成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4497.8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文;班延军;罗红梅;高旭东;李恒;刘祥;牟松;庄元顺;郑军;梅元元;韩睿;杨梦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B19/14;E21B19/10;E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61008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固 集成 组件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锚固集成组件,主要包括安装架,锚栓连续上料组件,移动模块,视觉定位系统,钢筋检测仪等部件,主要用于完成隧道内管片钻孔、锚栓安装、锚栓拧紧等作业,机械化自动完成锚栓的定位、打孔、安装与拧紧,提高地铁隧道管片的修复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失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固集成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主要城市均有地铁线路建成运营,其地铁区间隧道多以单圆盾构隧道为主。相关调查资料研究发现,在运营期间,因地铁结构或周边环境原因,其隧道结构通常有变形等病害发生,一般包含隧道竖向位移变形、横向位移变形、椭变(收敛变形)、裂缝、渗漏等,严重时则影响运营安全。
在我国基本上运营期在10年左右的隧道都需进入到整治修复阶段。盾构地铁隧道管片破损修复加固主要采用钢板环加固法。在我国进行修复加固作业时,主要还是采用人工安装、改装手推车辅助、简易悬臂梁辅助等措施施工,普遍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施工困难大等问题,尤其是将钢板环拼装到地铁隧道管片破损处,对钢板环进行固定锚栓安装环节,锚栓需要人工完成安装。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锚固集成组件,实现隧道内机械化锚栓的定位、打孔、安装与拧紧,减少人工操作失误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锚固集成组件,主要用于完成隧道内管片钻孔、锚栓安装、锚栓拧紧等作业,其中利用3D视觉定位系统扫描定位打孔位置,并检测管片内是否有钢筋,在确认符合钻孔条件后,利用管片钻孔组件进行钻孔,利用锚栓上料组抓取锚栓并对准到锚栓安装组件上,锚栓安装组件上将锚栓插入钻孔中,并利用锚栓拧紧组件将锚栓上的螺母拧紧,机械化自动完成锚栓的定位、打孔、安装与拧紧,提高地铁隧道管片的修复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失误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锚固集成组件,包括
安装架;安装架上方设置连接板,通过连接板两端与外接机械手连接;
锚栓连续上料组件;锚栓连续上料组件连接在连接板上,位于安装架的侧面;锚栓卡固在锚栓连续上料组件的下方;
移动模块;移动模块通过线性滑轨集成到安装架下方,沿线性滑轨相对安装架滑动,并通过其上固定的上料抓手抓取锚栓连续上料组件上的锚栓;
视觉定位系统;视觉定位系统扫描定位打孔的位置;
钢筋检测仪;钢筋检测仪检测打孔处是否有钢筋。
优选的,视觉定位系统为3D视觉系统扫描定位打孔位置。
本发明其中利用3D视觉定位系统扫描定位打孔位置,并利用钢筋检测仪检测管片内部是否有钢筋,在确认无钢筋符合钻孔条件后,利用管片钻孔组件进行钻孔,利用锚栓上料组抓取锚栓并安装到锚栓安装组件上,锚栓安装组件上将锚栓插入钻孔中,并利用锚栓拧紧组件将锚栓上的螺母拧紧。
进一步的,移动模块包括管片钻孔组件、锚栓安装组件、锚栓拧紧组件和模块控制柜;其中管片钻孔组件、锚栓安装组件和锚栓拧紧组件均与无杆气缸连接,分别实现前后进给运动。
进一步的,锚栓连续上料组件包括插排座,垫板、锚栓固定架;其中垫板两端可插入式活动连接在插排座下方;锚栓固定架设置在垫板下方;若干锚栓设置在锚栓固定架上。
优选的,锚栓固定架与垫板可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方便卡扣的维护、检修与更换。其中锚栓固定架与垫板也可通过焊接工艺焊接固定。
优选的,插排座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两端的限位板;限位板上设置凸缘;垫板设置在凸缘上方,位于限位板之间,与插排座可插入式活动连接,垫板设置在凸缘上方,位于限位板之间,与插排座可插入式活动连接,方便垫板的快速更换,同时凸缘的设置防止垫板滑动时卡死,且有限位和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