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产品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4439.5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江金水;江天养;吴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润荣精密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17;B29C45/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塑胶模具 脱模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电子产品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机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的顶端固定有防护箱(20),所述防护箱(20)的内部固定有油缸(30),所述油缸(30)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凹模(40),所述凹模(40)一侧与固定于所述机架(10)顶端的凸模(60)相契合、另一侧与固定于所述机架(10)顶端的缓冲输气组件(50)相连接,所述缓冲输气组件(50)输气端与固定于所述机架(10)内部的承接组件(70)进气端相连接;
所述缓冲输气组件(50)包括固定于所述防护箱(20)顶端表面的承压板(51),固定于所述承压板(51)上、且贯穿凹模(40)的多个顶杆(54),以及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承压板(51)和凹模(40)上的第一打气筒(52),所述第一打气筒(52)上套设有第一缓冲机构(55),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打气筒(52)之间固定有打气机构(53),所述第一打气筒(52)和打气机构(53)的输气端均与所述承接组件(70)进气端相连接;
所述承接组件(70)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0)顶端的空腔(71),固定于所述空腔(71)内部的第一气缸(72),以及固定与所述第一气缸(72)活塞杆延伸至外部一端的承载格栅(75),所述第一气缸(72)进气端通过软管与所述第一打气筒(52)和打气机构(53)输气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5)包括固定于所述凹模(40)靠近承压板(51)一侧表面的铰接块(531),铰接于所述铰接块(531)两端的连杆(532),以及铰接于所述连杆(532)远离铰接块(531)一端的第二打气筒(533),所述第二打气筒(533)远离连杆(5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承压板(51)侧壁表面;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5)包括固定于所述凹模(40)靠近承压板(51)一侧表面的推环(552),以及与所述推环(552)相抵靠且套设于所述第一打气筒(52)上的弹簧(551),所述弹簧(551)远离推环(552)的一端与所述承压板(51)相抵靠;
所述顶杆(54)和第二打气筒(533)上均套设有第二缓冲机构(56),所述第二缓冲机构(56)结构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5)结构相同;
所述承接组件(70)还包括嵌入于所述机架(10)顶端的第二气缸(73),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气缸(73)的活塞杆延伸至空腔(71)内部一端顶部的推动条(79);
所述机架(10)的顶端设有滑槽(77),所述滑槽(77)槽体的进料端与所述承载格栅(75)相抵靠;
所述空腔(71)的内部固定有气泵(76),所述气泵(76)入气端与第二气缸(73)相连接、输气端与固定于所述凹模(40)靠近凸模(60)一侧表面上的框形密封气囊(74)相连接;
所述框形密封气囊(74)的外侧表面固定有高压泄气阀(741);
所述空腔(71)的内部顶端固定有吹气头(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润荣精密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润荣精密五金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4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再生多功能反光膜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