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04434.2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胜军 |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01F11/00;B01F15/00;B01F15/02;B09C1/08;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壤污染 修复 环境 治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治理内腔,治理内腔的内部且位于底端固定安装有药液管道,药液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液喷头,设备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泵,驱动泵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辊。该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通过启动驱动泵,驱动泵随即带动搅拌辊开始转动,搅拌辊为螺旋环绕状,继而对治理内腔中的土壤进行搅拌,避免土壤粘黏在一起,同时,治理药液通过药液管道流出,最终从出液喷头中喷出,喷洒进治理内腔的内部,与土壤进行混合,通过搅拌辊对土壤的搅拌,使得土壤吸收药液更加的均匀,使得对土壤的修复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而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现有的修复装置都是直接将药剂撒进土壤中,但土壤部分会有结块的现象,导致药剂无法进入,而且土壤不会进行翻动,药剂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较少,未修复到的地方很多,使得修复效果较差,同时,由于土壤的黏土,使得土壤在修复过程中大量粘黏在设备的内壁之上,很难清理。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治理内腔,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且位于底端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治理内腔的内部且位于底端固定安装有药液管道,所述药液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液喷头,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泵,所述驱动泵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辊。
优选的,所述搅拌辊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接轴心。
优选的,所述转接轴心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杆远离转接轴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板。
优选的,所述清理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理片。
优选的,所述清理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卡齿。
优选的,所述治理内腔的外侧设置有内壁。
优选的,所述搅拌辊为螺旋环绕状。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通过启动驱动泵,驱动泵随即带动搅拌辊开始转动,搅拌辊为螺旋环绕状,继而对治理内腔中的土壤进行搅拌,避免土壤结块粘黏在一起,同时,治理药液通过药液管道流出,最终从出液喷头中喷出,喷洒进治理内腔的内部,与待治理的土壤进行混合,通过搅拌辊对土壤的搅拌,使得土壤吸收药液更加的均匀,使得对土壤的修复效果更好。
2、该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环境治理设备,在搅拌辊转动的同时,其内侧连接的转接轴心随之同步转动,转接轴心随即带动连接螺杆同步转动,连接螺杆继而带动清理板上下同步运动,清理板的外侧设置有清理片,在清理片外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卡齿,这些清理片能对土壤进行翻动,同时,清理片在上下运动时会接触内壁,其上方设置的清理卡齿继而对内壁上粘黏的土壤进行刮除,避免土壤粘附在内壁之上,造成后续清理困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备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胜军,未经陈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