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3558.9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张晓迪;高强;李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70;F24F11/64;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李晓芳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空调 室内 方法 装置 空调器 | ||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包括:在空调处于制热状态下,控制空调室内机的储能装置进行蓄热;如果空调由制热状态变为关机状态,则获取空调室内机盘管温度;根据空调室内机盘管温度,确定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参数和储能装置的开关状态;控制空调室内机在运行参数下运行,及控制储能装置切换至相应的状态。该方法借助于储能装置中的热量延长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并且该部分热量的产生不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量,既避免延长空调室内机运行时间导致的空调吹冷风,又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制热运行到关机状态后,空调室内机通过盘管温度控制室内风机的运行时间,以避免出现吹冷风;一般情况下,空调器制热关机后,空调室内机的风机持续运行3-5分钟后停机。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为了实现持续制热,可在制热关机后,适当延长室内机的运行时长,但现有技术中,若盲目地延长室内机的运行时长,不仅难以持续制热,还可能会出现吹冷风的现象,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装置和空调器,以解决空调器室内机运行时长延长,造成吹冷风现象,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中设有储能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空调处于制热状态下,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储能装置进行蓄热;如果所述空调由制热状态变为关机状态,则获取所述空调室内机盘管温度;根据所述空调室内机盘管温度,确定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参数和所述储能装置的开关状态;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在所述运行参数下运行,及所述控制储能装置切换至相应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空调处于制热状态下,控制空调室内机的储能装置进行蓄热;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如果空调由制热状态变为关机状态,则获取空调室内机盘管的温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室内机盘管温度,确定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参数和储能装置的开关状态;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空调室内机在所述运行参数下运行,及控制储能装置切换至相应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装置和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空调制热时,储能装置开启蓄热模式,对空调室内机的能量进行储存;在空调关机后,根据盘管温度,控制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参数及储能装置的开关;如此,借助于储能装置中热量延长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并且该部分热量的产生不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量,既避免延长空调室内机运行时间导致的空调吹冷风,又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