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连接的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3351.1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5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张珂;张宇;刘夏;霍培;张俊;袁洋;袁航;于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召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6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空 电缆 连接 辅助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连接的辅助工具,属于电缆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分别设置在待连接两电缆上的夹固件一和夹固件二,连接在夹固件一和夹固件二上方的用于将两电缆接触的收紧机构,以及连接在夹固件一和夹固件二下方的用于检修人员乘坐的支撑机构;收紧机构包括收紧杆一、收紧杆二、连接盒、人字齿轮和驱动件,连接盒内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滑槽,收紧杆一与滑槽一滑动连接,收紧杆二与滑槽二滑动连接,连接盒内设置所述人字齿轮,收紧杆一的底面和收紧杆二的顶面均设置人字齿板,两人字齿板分别位于人字齿轮上、下两侧,且均与人字齿轮相互啮合。本发明便于在高空进行电缆拉紧、套管、压紧、屏蔽、绝缘操作,且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连接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高压输电线路的发展,电缆作为供电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桥梁,起传输电能的作用,因此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厂家制造原因、施工质量原因、设计单位设计原因、外力破坏等原因,电缆故障也经常发生,最严重的电缆断裂,从而需要进行电缆连接。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铜导体、绝缘、内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连接之前需要将铜导体裸露出来,连接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采用热缩头或者冷缩技术的压接管;第二种,在断裂两头做接线端子,然后用螺栓压在一起,然后外面做屏蔽、绝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螺栓连接比较快也比较牢固,不需要什么特殊工具,但是操作麻烦;第三种,把断裂两头切平整后,都塞进一个厚壁铜套里,然后压紧铜套,然后外面做屏蔽、绝缘,这种方法的优点链接可靠,绝缘效果好,但是需要专业操作工具,如液压压紧装置。第三种方法是现今较为常用的方法,然而,在对高空电缆连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地面上将电缆两端的铜导体裸露出来,再分别将两电缆提升至高空进行套管、压紧、屏蔽、绝缘操作,检修人员在高空作业时没有固定的工位,操作非常困难,而且安全隐患较大。
公布号为CN 111900555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空电缆铺设用的连接头,包括防护机构、按压机构、导电机构、固定机构及连接机构;防护机构的两侧壁相对贯穿有两组导电机构,两个导线机构嵌入到防护机构的内部后通过按压机构对两个导线挤压变形成“L”形结构,利于两个不同方向的电缆固定、连接,避免电缆大风抖动时脱落;防护机构的两个侧壁相对安装有两个连接机构,将两个导电机构挤压变形后,先对转动两个连接机构,实现了对两个导电机构端部固定、导通,提高电缆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松动;两个位于防护机构两个侧壁的导电机构固定于两个固定机构的内部,且两个固定机构与防护机构固定,避免了位于防护机构外侧的电缆滑落,增加对电缆的拉力。但是,该发明不能解决在高空进行电缆连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问题。
公布号为CN 111224344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电线电缆的辅助装置,包括基板和竖直升降机构,所述竖直升降机构的底面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在竖直升降机构底面的上夹持板,所述上夹持板的底面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有下夹持板,所述上夹持板的底面安装有上电磁铁,所述下夹持板的顶面安装有上电磁铁,所述上电磁铁和下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有安装在基板上的蓄电池。该发明中将靠近安装段的电线电缆夹持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间,这样就可以减少该部分电线电缆下坠的程度,从而可以降低电线电缆的安装难度。但是,该发明不能将待连接的两电缆进行收紧连接,而且也不能为维修人员提供操作工位,无法解决高空电缆连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便于在高空进行电缆拉紧、套管、压紧、屏蔽、绝缘操作,且安全性高的用于高空电缆连接的辅助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召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召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