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用采样装置及内窥镜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01502.X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阳;卫勃;曹博;李航航;邓欢;崔昊;许兴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采样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采样装置及内窥镜,包括吸附部和提取部,所述吸附部上具有与所述提取部相适配的容置缺口,所述提取部与所述吸附部转动连接;所述提取部上设置有容纳槽;其中,在所述提取部朝向所述吸附部转动到位于所述容置缺口时,所述容纳槽被所述吸附部封闭;在所述提取部远离所述吸附部转动时,所述提取部离开所述容置缺口,以露出所述容纳槽。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用采样装置及内窥镜,可以提高采集肠道菌群样本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窥镜用采样装置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肠道菌群,作为寄居在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总称,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医学、基因学等领域最引人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现有多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数量和构成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对于肠道菌群的检测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手段即为粪便的标本检测。
相关技术中,粪便的标本检测可能会受到外界及患者自身的因素干扰而导致检测结果失准,而常规进行肠道菌群进行检测时,一般需要一些仪器采集肠道的样本,而目前采用的仪器多为内窥镜和活体钳,采集时,内窥镜和活体钳相互配合,以完成样本的采集。然而,采用这一仪器时,需要医护人员需要一手操作内窥镜,一手操作活检钳,使用较为不便,同时在术中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出血等二次创伤的风险。且采集的标本通过患者的肠道中运送可能也会对标本本身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采样装置及内窥镜,旨在提高采集肠道菌群样本的准确性、可靠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用采样装置,包括吸附部和提取部,所述吸附部上具有与所述提取部相适配的容置缺口,所述提取部与所述吸附部转动连接;所述提取部上设置有容纳槽;
其中,在所述提取部朝向所述吸附部转动到位于所述容置缺口时,所述容纳槽被所述吸附部封闭;
在所述提取部远离所述吸附部转动时,所述提取部离开所述容置缺口,以露出所述容纳槽。
可选地,所述提取部的形状与所述吸附部的形状相适配;
其中,在所述提取部朝向所述吸附部转动到位于所述容置缺口时,所述吸附部和提取部共同形成完整的圆柱形。
可选地,所述吸附部为金属体,所述提取部为磁性体;
所述吸附部上绕设有线圈,所述线圈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的磁极方向与提取部的磁极方向相斥。
可选地,所述吸附部整体设置为楔形,所述容置缺口为与所述楔形适配的楔面,所述提取部设置为与所述吸附部相适配的锥形,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提取部与所述容置缺口抵接的面上。
可选地,所述吸附部上位于与所述提取部连接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提取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
可选地,所述吸附部上且位于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提取部至多相对于所述吸附部转动90度。
可选地,所述提取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面设置为球面形。
可选地,所述吸附部与所述提取部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树脂层。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内窥镜用采样装置;
还包括前置充气管、照明显像装置和管体;
其中,所述内窥镜用采样装置与所述前置充气管以及所述照明显像装置集成在所述管体内部;
所述管体上位于所述提取部所在的位置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在所述提取部转动时与所述管体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1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