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颜色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0863.2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罡;刘艳蕊;张英群;刘慧娟;隋浩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颜色 建筑 场地 扬尘 抑制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颜色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纳米纤维素纤维0.3‑0.8份、颜料0.5‑1.5份、聚醚改性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0.1‑0.4份、N‑(三甲氧基硅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盐0.05‑0.15份、腺苷0.08‑0.12份、表面活性剂0.03‑0.06份、水80‑9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带颜色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带颜色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抑尘效果显著,抑尘周期长,功能多样,环境适应性好,色牢度高,染色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颜色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环境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正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其中粉尘污染是最直观,也正成为影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建筑项目多,建筑场地扬尘成为粉尘污染的重要来源。建筑场地扬尘除了会降低空气能见度,引起设备磨损,影响植物生长等之外,还会诱发多种传染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为吸水保湿型的抑尘剂,这类抑尘剂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这类抑尘剂或多或少存在价格昂贵、功能单一、环境适应性差、具有一定毒性、抑尘周期短、不能长久抑尘、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性的影响。除此之外,现有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存在染色问题的限制,市面上带颜色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往往存在色牢度不达标,染色不均匀,色谱不全的缺陷。
例如,公开号为CN 10324280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路面抑尘剂,包括基础油、水和表面活性剂,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基础油4-6,水93.5-95.5,表面活性剂0.01-1.0。该抑尘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基础油进行预热处理,达到软化点,再加入一种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加热水,达到80℃以上,再加入另一种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将上述两种混合物混合均匀,从中取样,用清水稀释30-80倍,摇匀后即可得到抑尘剂。该路面抑尘剂喷洒在道路表面,使粉尘等颗粒物粘结成稳定土,降落在路面上,但是该抑尘剂的抑尘周期短,不能长久抑尘,需要不断的向路面喷洒抑尘剂。
可见,本领域仍然需要一种抑尘效果显著,抑尘周期长,功能多样,环境适应性好,色牢度高,染色均匀的带颜色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颜色的建筑场地扬尘抑制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纳米纤维素纤维0.3-0.8份、颜料0.5-1.5份、聚醚改性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0.1-0.4份、N-(三甲氧基硅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盐0.05-0.15份、腺苷0.08-0.12份、表面活性剂0.03-0.06份、水80-90份。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酸单甘油酯、貂油酰胺丙基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聚醚改性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单端环氧基聚醚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70-80℃下回流搅拌反应6-8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得到聚醚改性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
优选的,所述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单端环氧基聚醚、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3-5):(0.5-1.2):(20-30)。
优选的,所述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为按中国专利文献CN02111578.8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的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
优选的,所述单端环氧基聚醚为工业品,环氧值≥3mmol/g,n=3-6,购于宜兴市高塍新兴化工有限公司。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氯仿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0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岛型超细纤维改性人造革的方法
- 下一篇:紫外光辐照交联绝缘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