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8890.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水;马勋;顾云军;杨光;李洪涛;陈其峰;邓维军;栾崇彪;康传会;李松杰;丁明军;檀妹静;高扬;周禹;于明星;李潞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G09B23/12;G09B2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冯玲玲 |
地址: | 62199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弧 放电 驱动 马赫 激波 实验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电源能库系统,所述电源能库系统由多台电容器并联组成;
驱动段(1),所述驱动段(1)与电源能库系统中的多台电容器通过同轴电缆连接,电源能库系统为驱动段(1)提供电流;
被驱动段(2),所述被驱动段(2)由多个管体组成,其一端与驱动段(1)连接,另一端末端为金属盲板;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远程光纤隔离通讯与所述装置连接;
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包括多个真空设备,所述真空设备与驱动段(1)和被驱动段(2)连接;
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诊断设备,所述诊断设备为压力传感器、光电倍增管和光谱仪其中一种或多种,所述诊断设备均安装在被驱动段(2),并与数据采集卡连接;
所述驱动段(1)包括:
不锈钢外壳(11),所述不锈钢外壳(11)为伞状回旋体,由水平圆盘与垂直方向的中空筒体一体成型;
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有上下两层,依次安装在不锈钢外壳(11)水平圆盘上;电流汇流环Ⅰ(13),所述电流汇流环Ⅰ(13)为圆环状导电体,电流汇流环Ⅰ(13)上均匀分布多个电缆插接口,电流汇流环Ⅰ(13)位于绝缘层(12)的上层,并与不锈钢外壳(11)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
电流汇流环Ⅱ(14),所述电流汇流环Ⅱ(14)为圆盘状导电体,其边缘及中心位置处有凸起圆环,边缘凸起圆环上均匀分布多个电缆插接口,中心位置处的凸起圆环的中心开有孔;电流汇流环Ⅱ(14)安装在绝缘层(12)的上层,位于电流汇流环Ⅰ(13)内侧;电流汇流环Ⅱ(14)与不锈钢外壳(11)通过绝缘层(12)下层隔离,电流汇流环Ⅱ(14)与电流汇流环Ⅰ(13)之间通过绝缘层(12)上层隔离;
导电铜棒(15),所述导电铜棒(15)中心为空腔,安装在电流汇流环Ⅱ(14)中心位置处凸起圆环中心的孔中,并与电流汇流环Ⅱ(14)接触;
驱动开关(16),所述驱动开关(16)为活塞结构,其固定端与电流汇流环Ⅱ(14)中心位置的凸起圆环固定连接;
爆炸腔体(17),所述爆炸腔体(17)为绝缘材料围成的圆柱腔体,位于不锈钢外壳(11)垂直方向的中空筒体内,爆炸腔体(17)一端开口;
电爆炸金属丝(18),所述电爆炸金属丝(18)呈螺旋状,位于在爆炸腔体(17)内,其一端由绝缘线连接在驱动开关(16)的运动活塞杆上,所述绝缘线能够贯穿通过导电铜棒(15)的中心空腔,另一端与不锈钢外壳(11)连接;
隔膜(19),所述隔膜(19)卡在爆炸腔体(17)与被驱动段(2)的连接处,将驱动段(1)与被驱动段(2)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2),其上层位于电流汇流环Ⅰ(13)与电流汇流环Ⅱ(14)之间的部分上表面有多个非贯穿环状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腔体(17)内充满氦气,压强为0.1Mpa~1.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爆炸金属丝(18)为单根铜丝或者钨丝,直径为0.1mm~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9),其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厚度为1.0mm~4.0mm,隔膜(19)与被驱动段(2)相邻的表面刻十字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段(2)的多个管体,其管体直径与驱动段(1)的爆炸腔体(17)直径均一致;所述管体上设置多个诊断窗口,所述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诊断装置安装在诊断窗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8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模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晶体及紧凑型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