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吸清洁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98437.X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B.弗莱克佐克;P.拉克什曼;S.兰根伯格;J.巴豪森;W.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5/22 | 分类号: | A47L5/22;A47L9/00;A47L9/08;A47L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 地址: | 德国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吸 清洁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吸清洁设备(1),其具有包围风扇(3)、抽吸通道(4)和抽吸物腔(5)的壳体(2),所述壳体具有能够实现与抽吸物腔(5)的流动连接的再生开口(6),所述再生开口借助于能移动的壳体封闭元件(7)能关闭,其中,在抽吸清洁设备(1)的抽吸清洁运行期间,抽吸物能从待清洁的面通过抽吸通道(4)被输送到抽吸物腔(5)中,并且其中,在抽吸清洁设备(1)的再生运行期间,收集的抽吸物能从抽吸物腔(5)通过打开的再生开口(6)被输送到在流动技术上与抽吸清洁设备(1)连接的基站(8)中,其中,抽吸通道(4)配有能移动的通道封闭元件(9)。为了不仅再生抽吸物腔(5)的粗料区域(21)而且再生细灰尘区域(20)和/或过滤元件(19),在此建议,抽吸清洁设备(1)具有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设置为,在再生运行期间,将通道封闭元件(9)和壳体封闭元件(7)在时间上接连切换,使得在抽吸通道(4)打开时,首先通过移动壳体封闭元件(7)打开再生开口(6),并且随后通过移动通道封闭元件(9)关闭抽吸通道(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吸清洁设备,其具有包围风扇、抽吸通道和抽吸物腔的壳体,该壳体具有能够实现与抽吸物腔的流动连接的再生开口,该再生开口借助于能移动的壳体封闭元件能关闭,其中,在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清洁运行期间,抽吸物能从待清洁的面通过抽吸通道被输送到抽吸物腔中,并且其中,在抽吸清洁设备的再生运行期间,收集的抽吸物能从抽吸物腔通过打开的再生开口被输送到在流动技术上与抽吸清洁设备连接的基站中,其中,抽吸通道配有能移动的通道封闭元件。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抽吸清洁设备和基站的系统,其中,该基站具有基站抽吸物腔和基站通道,该基站通道用于建立在基站抽吸物腔和抽吸清洁设备的再生开口之间的流动连接。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充分已知上述类型的抽吸清洁设备以及用于使这种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物腔再生的基站。为了清洁抽吸物腔,将抽吸清洁设备连接到基站上。随后可以将抽吸物从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物腔转移到基站的基站抽吸物腔中。为了使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物腔再生,例如可以使用基站的风扇、外部风扇或抽吸清洁设备自有的风扇,其中,在最后提到的情况下流动换向是必需的,以便产生与在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运行期间通常的流动方向相反的空气流。将抽吸清洁设备如此耦连到基站上,使得相应的壳体开口连接并且抽吸物可以从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物腔通过基站通道流入基站的基站抽吸物腔中。
其中不利的是,由于在抽吸物腔中产生的负压,空气还通过抽吸通道被吸入。该空气流通常仅穿流抽吸物腔的粗料区域,而不穿流具有过滤元件的细灰尘区域,过滤元件通常布置在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物腔和风扇之间。因此,再生空气流在其从抽吸通道至基站通道的途中没有完全冲洗抽吸物腔,而是仅冲洗粗料被收集在其中的那个区域。而与此相反位于过滤元件上或紧邻过滤元件的细灰尘不被再生空气流捕获并带走。总体上,这导致抽吸物腔的不完全的再生。
发明内容
因此,基于前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抽吸清洁设备,使得其抽吸物腔不仅在粗料区域方面被再生,而且对包括过滤元件在内的细灰尘区域上也可以最佳地清除抽吸物。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此建议,抽吸清洁设备具有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设置为,在所述再生运行期间,将通道封闭元件和壳体封闭元件在时间上接连切换,使得在抽吸通道打开时,首先通过移动壳体封闭元件打开再生开口,并且随后通过移动通道封闭元件关闭抽吸通道,其中,通道封闭元件与壳体封闭元件作用连接,使得壳体封闭元件的移动引起通道封闭元件的移动,从而通过壳体封闭元件的打开产生通道封闭元件的关闭,并且通过壳体封闭元件的关闭引起通道封闭元件的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未经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4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