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能源燃烧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968.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路生;赵志恒;赵俊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永路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F23K1/04;F23K3/00;F23L5/02;F23J15/02;F23B40/00;F23B70/00;C10L9/10;C10L9/08;C10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刘秀颖 |
地址: | 22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质能 燃烧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能源燃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生物质燃料打散并通过筛选设备对其掺杂的杂质进行筛除,将打散筛选除杂之后生物质燃料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S2、粉碎之后的生物质燃料通过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在螺旋输送机的物料导入口处对生物质燃料喷洒助燃催化剂。该生物质能源燃烧处理工艺,通过对生物质燃料进行预燃烧处理,生物质粉末燃料颗粒的表面喷涂助燃催化剂,然后生物质燃烧充分烘干处理,使得助燃催化剂能够最大限度与生物质燃料相融合,提高助燃催化剂的助燃效率,区别于传统的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放热的方式,有利于生物质粉末燃料的彻底燃烧,最大限度的提高生物质能源燃烧的燃烧放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烧工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能源燃烧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现有生物质燃料燃烧技术中有将生物质燃料压成颗粒和直接燃烧的方式,生物质燃料在锅炉的固定炉内反复燃烧,燃烧产生的灰渣停留在炉排上或从炉排上的空隙排出,这种反复燃烧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生物质燃料的导入燃烧,降低了燃烧锅炉的燃烧放热效率,因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生物质能源燃烧处理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能源燃烧处理工艺,解决了生物质燃料的反复燃烧影响后续燃料导入燃烧放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能源燃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生物质燃料打散并通过筛选设备对其掺杂的杂质进行筛除,将打散筛选除杂之后生物质燃料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
S2、粉碎之后的生物质燃料通过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在螺旋输送机的物料导入口处对生物质燃料喷洒助燃催化剂;
S3、将喷洒助燃催化剂之后的生物质燃料通过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处理;
S4、将S3中的烘干物料导入燃烧预热搅拌设备内进行预热搅拌,燃烧余热设备的预热温度范围为100-120℃;
S5、将预热完成的生物质燃料通过螺旋输送机导入燃烧锅炉内进行燃烧,在此同时,通过鼓风机向燃烧锅炉内导入富氧,保障燃烧锅炉内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
S6、将S5步骤中燃烧锅炉燃烧生物质燃料所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S3、S4步骤中的生物质燃料进行烘干及预热处理;
S7、热交换之后的降温烟气通过旋风分离器进行处理,使得烟气中未充分燃烧的生物质颗粒与气流进行分离;
S8、将S7步骤中的生物质颗粒再次导入燃烧锅炉中进行充分燃烧。
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生物质燃料采用木材和秸秆,粉碎机所粉碎的生物质燃料颗粒大小为50-100目。
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所喷洒的助燃催化剂为雾化状助燃催化剂,助燃催化剂在螺旋输送机物料导入口处密封喷洒,避免助燃催化剂喷洒外溢,保障助燃催化剂喷洒环境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生物质燃料干燥至含水率范围在15%-25%之间即可停止干燥,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物质燃料中的含水量,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永路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永路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