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97703.7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郭兴芳;孙永利;郑兴灿;李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16C20/10;G16C20/30;C02F3/30;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集聚 污水处理 厂提标 改造 工程 工艺 单元 配置 方法 | ||
1.一种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核算:以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进水TN浓度和出水TN控制浓度为基础,核算公式为(设计进水TN浓度-出水TN控制浓度)/设计进水TN浓度*100%;
②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可行性评估:结合现状生物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和悬浮填料投加情况)、好氧池池容利用率分析,评估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的可行性;
③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分析:根据公式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溶解性TN-NH4+-N-NO3--N-NO2--N,即可核算分析出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提标改造工程出水TN排放限值由国家一级A标准的15mg/L提标至地方标准的1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核算出的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75%且在步骤②评估出的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可行的情形下,确定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为“缺氧区+后缺氧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核算出的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75%且在步骤②评估出的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不可行的情形下,确定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为“缺氧区+反硝化滤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核算出的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75%且在步骤③分析得到的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2.5mg/L的情形下,确定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为缺氧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核算出的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75%且在步骤③分析得到的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2.5mg/L和步骤②评估出的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可行的情形下,确定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为“缺氧区+后缺氧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核算出的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75%且在步骤③分析得到的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2.5mg/L和步骤②评估出的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不可行的情形下,确定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为“缺氧区+反硝化滤池”。
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设计水力停留时间≥4h,以利用进水碳源或污泥内碳源。
9.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缺氧区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并在其之前设置设计水力停留时间1~1.5h的消氧区,以控制缺氧区和后缺氧区的碳源无效损耗。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滤池进水溶解氧浓度低于0.5mg/L,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可降低5~1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滤池设置碳源精确投加控制系统,以降低出水COD超标风险。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氧区的末端设置混合液内回流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7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