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率快速升降式折板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97625.0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缪栋;刘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安迪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率 快速 升降 板机 | ||
本发明涉及折板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率快速升降式折板机,包括两组第一支撑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卡接有加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前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加工板,所述加工板的伸缩端与加工板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设置有底座装置,所述加工板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板的外侧,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本发明方案能够通过设置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相配合可以带动加工板进行快速上下移动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折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高效率快速升降式折板机。
背景技术
折板机,可以迅速、经济的分割PCB,它的圆刀和导向刀是用特殊的钢材制成的,使用寿命长,简明稳固的铝制框架占地面积小,预刻的V形槽上可间断地分布一些大约5mm长的开口,折板机的负载由下列因素决定:板的宽度、厚度,变形材料的屈服点、强度极限、延伸率,弯曲半径,凹模开口度及弯曲长度,这些技术参数主要决定了折板机的动力消耗及折板机的大小。
现有的折板机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双液压机带动加工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加工板对原料板进行加工,但现有的加工板在双液压机的带动下加工速度较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率快速升降式折板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率快速升降式折板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折板机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双液压机带动加工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加工板对原料板进行加工,但现有的加工板在双液压机的带动下加工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率快速升降式折板机,包括两组第一支撑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卡接有加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前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加工板,所述加工板的伸缩端与加工板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设置有底座装置,所述加工板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板的外侧,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顶板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侧设置有稳定装置;
所述稳定装置包括两组第三支撑板,两组所述第三支撑板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齿轮,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轮与齿板相啮合。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两组所述第三支撑板的相背侧分别卡接于左右两侧第二卡板的相视侧。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本体开设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放置板与底座装置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减震垫的底端均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顶端与加工板的底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相配合可以带动加工板进行快速上下移动加工,原料板放置于底座装置的顶端,启动两组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液压缸带动加工板向下移动,通过加工板向下移动对原料进行加工,下压完毕后启动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液压缸带动顶板向上移动,通过顶板带动加工板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安迪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安迪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