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薄片样品用制备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6519.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何明鹏;苏淮北;尹毅;吴建东;胡波;梁智明;廖长清;李川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61802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样品 制备 模具 | ||
一种环氧薄片样品用制备模具,依次包括互相紧固的第一不锈钢夹具、第一试样夹层、镜面钢板、第二试样夹层和第二不锈钢夹具,其中:不锈钢夹具与镜面钢板的非镜面侧紧密接触,镜面钢板的镜面侧与试样夹层紧密接触,且夹层的厚度可调。本发明基于连通器原理设计试样夹层,以尽可能减少环氧树脂由上而下浇筑过程中因流动不均匀产生气泡的概率;其次,在不锈钢夹具和镜面钢板设置有防泄漏槽,以解决在紧固较松情况下环氧渗透至螺孔处固化后造成模具难以开启的问题;最后,在不锈钢夹具上设置有销形开口槽,便于打开模具同时减小对试样的破坏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高压绝缘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连通器原理、具有防泄漏功能的环氧薄片样品用制备模具。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以其优异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纳米或微米改性后的环氧试样往往需要使用厚度在1mm以下的薄片状试样进行相关性能的检测(如热导率,电导率,击穿场强、空间电荷以及拉伸强度等)。现有的薄片状试样制备模具多采用三明治结构,通过上下夹板的挤压实现对中间夹层的固定,在夹层空心部分浇筑环氧树脂,从而完成不同厚度的环氧树脂样品制备。但现有模具的环氧固化过程存在两个技术不足:一、添加过纳米或微米级颗粒的环氧液体流动性较差,在模具中自上而下流动时流动不均匀会增加环氧试样中产生气泡的概率;二、在模具紧固较松的情况下,环氧液体在固化过程中可能会渗透到螺孔处,导致模具无法打开,无形中增加了制样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环氧薄片样品用制备模具,基于连通器原理设计试样夹层,以尽可能减少环氧树脂由上而下浇筑过程中因流动不均匀产生气泡的概率;其次,在不锈钢夹具和镜面钢板设置有防泄漏槽,以解决在紧固较松情况下环氧渗透至螺孔处固化后造成模具难以开启的问题;最后,在不锈钢夹具上设置有销形开口槽,便于打开模具同时减小对试样的破坏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依次包括互相紧固的第一不锈钢夹具、第一试样夹层、镜面钢板、第二试样夹层和第二不锈钢夹具,其中:不锈钢夹具与镜面钢板的非镜面侧紧密接触,镜面钢板的镜面侧与试样夹层紧密接触,且夹层的厚度可调。
所述的不锈钢夹具的两侧分别为抛光侧和未抛光侧,其中:抛光侧上设有浇筑入口、浇筑通道、销形开启口、螺纹通孔、观测孔和凹型防泄漏槽。
所述的试样夹层上设有浇筑口、浇筑通道、销形开启口、螺纹通孔、观测孔和试样定型槽,其中:试样定型槽的厚度及形状可根据需求设计。
所述的镜面钢板的两侧均为镜面侧,每侧上均设有用于与不锈钢夹具相匹配的浇筑入口、销形开启口、螺纹通孔、观测孔和用于引流泄漏的环氧液体的防泄漏槽。
技术效果
本发明整体解决了现有技术添加过纳米或微米级颗粒的环氧液体流动性较差,在模具中自上而下流动不均匀时会增加环氧试样中产生气泡的概率;在模具紧固较松的情况下,环氧液体在固化过程中可能会渗透到螺孔处,导致模具无法打开,无形中增加了制样的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连通器原理设计环氧薄片试样夹层,在固化过程中环氧液体是自下而上流动的,减小了因流动不均在环氧试样中产生中气泡的概率;本发明在模具中设置有防泄漏槽,能够很好解决环氧泄露到螺孔处引起的模具和环氧固化在一起无法发开模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发明可以改变不锈钢夹具之间的试样夹层和镜面钢板之间的数量,增加一次性制备样品的数量,提高了环氧薄片试样制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俯视图;图1b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2为不锈钢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浇筑入口、102浇筑通道、103销形开启口、104螺纹通孔、105观测孔、106防泄漏槽;
图3为试样夹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