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95751.2 | 申请日: | 2021-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民;陶云雷;孙建功;徐洪祥;尹军强;岳明华;张积安;周东;任哲;陈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1/34;E02D27/01;E02D15/02;C04B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5 | 代理人: | 杨青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层建筑 主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S.1、构建桩基础;
S.2、构建基础筏板;
S.3、在筏板上构建首层核心筒,首层核心筒包括核心筒钢柱和剪力墙;
S.4、在首层核心筒上安装2至4层核心筒钢柱;
S.5、在第一层核心筒钢柱外支模,浇筑混凝土形成剪力墙;
S.6、安装后一层核心筒钢柱,在剪力墙上浇筑后一层剪力墙,使核心筒钢柱领先剪力墙1至3层,直至构建6至9层剪力墙;
S.7、在筏板上位于初段核心筒钢柱外的区域构建第一层筒外钢结构框架;
S.8、安装后一层核心筒钢柱后浇筑后一层核心筒剪力墙,再安装第二层筒外钢结构框架;
S.9、在构建第二层或第三层筒外钢结构框架后安装钢筋桁架楼承板;
S.10、重复上述步骤至设计楼层后封顶;
所述筒外钢结构框架包括桁架层外框和标准层外框,桁架层外框包括腰桁架,
腰桁架包括边柱、角柱、下弦杆、上弦杆和斜撑;边柱包括主体筒、弦杆接口和斜撑接口,弦杆接口呈上下两组布置于主体筒外,同组两弦杆接口呈直线布置,斜撑接口设置于主体筒与下侧弦杆接口的交汇处;角柱包括主体筒、弦杆接口和斜撑接口,角柱中同组两弦杆接口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下弦杆为矩形钢管,其一端插入边柱的弦杆接口内、另一端插入相邻边柱或角柱的弦杆接口内;上弦杆包括梁主体和斜撑接口,一对斜撑接口对称布置于梁主体下;斜撑的低端插入边柱或角柱中斜撑接口内、高端伸至上弦杆的斜撑接口内;
所述S.7中先设置标准层外框,设置多层标准层外框后安装一层桁架层外框,再在桁架层外框上设置同等层数的标准层外框,直至安装最顶部的桁架层外框后封顶;
所述标准层外框包括低区外框和高区外框;
高区外框包括主钢柱、周向钢梁、径向钢梁和水平撑杆;主钢柱呈矩型布置于核心筒外,长边呈弧形,窄边平直;周向钢梁将各主钢柱连呈矩形框;径向钢梁连接于主钢柱和核心筒之间;水平撑杆设置于周向钢梁与核心筒之间以及径向钢梁与周向钢梁之间;
低区外框包括高区外框、附框和斜撑,斜撑纵横交错设置于径向钢梁与核心筒之间,附框设置于高区外框的窄边外以提高抗侧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核心筒上安装两层核心筒钢柱,所述核心筒钢柱领先剪力墙两层,直至构建七层剪力墙,在构建第二层筒外钢结构框架后安装钢筋桁架楼承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低段筒、中段筒和收缩筒;低段筒的高度不小于总高度的17.5%,包括钢骨柱和剪力墙;中段筒包括剪力墙;收缩段包括剪力墙和一对框架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柱包括柱主体、端梁、爬梯和操作平台;柱主体为圆筒形主体,其顶端外壁均布若干吊耳,其底端外壁下设若干定位座;端梁呈十字形布置于柱主体外;爬梯沿柱主体轴向设置;操作平台设置于顶层的端梁上、包覆于柱主体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外钢结构框架包括四层桁架层外框,低层的桁架层外框包括腰桁架和水平次桁架,中层的桁架层外框包括腰桁架,高层的桁架层外框包括腰桁架和伸臂桁架,顶层的桁架层外框包括腰桁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臂桁架包括包覆框和传力单元;包覆框为矩形框,包括贴合柱和包覆梁,贴合柱包括竖向工字钢、横向工字钢、平槽钢和斜槽钢,竖向工字钢内设加强肋,横向工字钢的外端设有连接端板,平槽钢与横向工字钢对称设置于竖向工字钢两侧,平槽钢与竖向工字钢之间留出承力转角用以包覆所述核心筒的转角,斜槽钢开口向上设置、内端固接于横向工字钢和竖向工字钢的交汇处;一对包覆梁设置于两贴合柱之间,包覆梁的梁端与平槽钢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57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