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米类烘焙原料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5738.7 | 申请日: | 2021-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铭堉 |
主分类号: | A21D2/36 | 分类号: | A21D2/36;A21D2/26;A21D2/18;A21D13/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米 烘焙 原料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粳米和籼米的多元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以大米为原料制作成可以广泛运用于西式烘焙产品的方法,大米类烘焙原料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取1000g生大米,将生大米碾磨成干粉粉类的A物质,或者将生大米经过水的浸泡碾磨成湿性类混合物,然后将过滤掉水的湿性产物蒸熟,得到物质A1;(2)在A物质中加入玉米类淀粉、藕类淀粉、谷元蛋白,得到混合物B1,或是在A1中加入一定量的面粉,得到混合物B2;(3)混合物B1和混合物B2作为基础原料,通过烘焙的方式用于制作烘焙产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大米类物质进行物理式处理,然后加入天然原料制作生产成适合做烘焙类产品的原料,大大增加了大米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粳米和籼米的多元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以大米为原料制作成可以广泛运用于西式烘焙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作为大部分中国人和亚洲人的主食,提供大量基础营养物质而不可或缺,主要以米饭、发糕类等蒸煮形式呈现于餐桌上,整体来说,形式比较单一化,若能将其在烘焙领域好好开发,将会给其带来变革性的用途,将其转变成更加高级的产品和有价值的商品,也同时给亿万消费者带来诸多口福和多元化选择。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健康、口味和口感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这是大米作为普通主食而无法呈现给消费者的。另外,大米仅仅作为如今的主食类产品,其商用价值有较低的天花板。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瓶颈、以及大米的特性而本着这一思路的思考,而得出大米是完全可以应用于烘焙这一广阔领域的,将使其发挥无穷无尽的高品质商业去向以及人们对于消费的更高的需求。
发明内容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米类烘焙原料制作方法,生产出的原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烘焙领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大米类烘焙原料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取1000g生大米,将生大米碾磨成干粉粉类的A物质,或者将生大米经过水的浸泡碾磨成湿性类混合物,然后将过滤掉水的湿性产物蒸熟,得到物质A1;
(2)根据产品在制作干点、蛋糕或是面包类产品时的需求,在步骤(1)获得的A物质中加入玉米类淀粉、藕类淀粉、谷元蛋白,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B1,或是在A1中加入一定量的面粉,得到混合物B2;
(3)混合物B1和混合物B2作为基础原料,通过烘焙的方式用于制作饼干、糕点、面包的烘焙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生大米由不同比例的籼米和粳米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生大米在混合物B1或混合物B2中的比例均大于等于50%,这样将能把大米的特色以主导的地位保存下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大米类物质(主要是籼米和粳米)进行物理式处理,可以保持大米的天然属性和营养不被破坏,然后加入谷元蛋白、藕淀粉等天然原料制作生产成适合做烘焙类产品(米面包、米蛋糕等)的原料,大大增加了大米的使用价值和其经济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取1000g生大米,生大米由不同比例的籼米和粳米组成,比例值范围从0%到100%,将生大米碾磨成干粉粉类的A物质,或者将生大米经过水的浸泡碾磨成湿性类混合物,然后将过滤掉水的湿性产物蒸熟,得到物质A1;
根据产品在制作干点、蛋糕或是面包类产品时的需求,在A物质中加入玉米类淀粉、藕类淀粉、谷元蛋白,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B1,或是在A1中加入一定量的面粉,得到混合物B2,生大米在混合物B1或混合物B2中的比例均大于等于50%,这样将能把大米的特色以主导的地位保存下来;
混合物B1和混合物B2作为基础原料,通过烘焙的方式用于制作饼干、糕点、面包的烘焙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铭堉,未经李铭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5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