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用抗凝冰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5645.4 | 申请日: | 2021-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邱昌春;付建村;王春林;姚爱超;杨飞;李振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哈力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195/00 | 分类号: | C09D195/00;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凝 涂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用抗凝冰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试验领域。所述涂层材料由特定配比的主溶剂一、沥青胶结料、缓释型抗凝冰剂、功能填料、改性母料、稳定剂制备而成,20℃时的涂层材料测试的布氏粘度为2000‑4000cPs,喷涂后的路面冰点≤‑3℃,融冰率≥20,%,盐分释出量≤0.4%,吸湿率≤0.7%。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缓释型抗凝冰剂与疏水性涂层材料协同作用,分布稳定、加工便利、实施工艺简单,既提高了路面的防水功能,又兼备了低冰点、抗凝冰功能,有效提高了雪天的道路行车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路用抗凝冰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冬季雨雪过后,道路表面的积水积雪容易在低温环境下结冰,致使道路抗滑性能急剧下降。在冰雪道路上行车极易打滑,且紧急制动距离大大增长,对行人及车辆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易造成严重交通拥堵并诱发一系列交通事故。因此,许多国家对道路防冰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极为重视。欧美、日本等国在道路除冰雪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起步较早,且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技术较为薄弱。
为了能够解决冬季雨雪天气道路结冰问题,全球很多国家的有关部门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除冰雪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除冰雪技术手段,其主要的除冰雪技术手段可分为清除法和融化法。清除法又可以分为人工清除法、机械清除法和抑制冻结铺装法。融化法主要分为融雪剂融化法和热融化两种。融雪剂融化法主要有氯化物融化法和其它融雪剂两种。热融化法有地面加热法、电热丝法、流体加热法、导电混凝土法等。另外近些年新研究出的还有蓄能融雪、自应力路面等多种方法。现有主要除冰雪方法如表1所示。
表1.现有除雪融冰技术分类及不足
抗凝冰技术是目前市场上开始普及应用的沥青路面主动除冰雪技术,通过在路面材料中掺加可以减低路面冰点的成分,虽然能够起到抑制路面结冰或者降低路面和冰之间粘结力的作用,实现“小雪不结冰、大雪易除冰”的功能,但耐久性不足。并且,现有技术中的乳化沥青体系的抗凝冰含砂雾封层材料中,抗凝冰剂遇水释放Na+、Ca2+、Mg2+、Cl-等离子,会导致含砂雾封层乳化沥青快速破乳,导致体系增稠、离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路用抗凝冰涂层材料,缓释型抗凝冰剂与疏水性涂层材料协同作用,分布稳定、加工便利、实施工艺简单,既提高了路面的防水功能,又兼备了低冰点、抗凝冰功能,有效提高了雪天的道路行车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路用抗凝冰涂层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所述主溶剂一为有机溶剂;
所述沥青胶结料为低标号、高软化点沥青;
涂层材料20℃时的布氏粘度为2000-4000cPs。
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母料由主溶剂二、改性剂、抗渗剂、偶联剂制得,
主溶剂二、改性剂、抗渗剂、偶联剂的重量比为(30-55):(8-17):(7-19):(4-11),
所述主溶剂二为轻柴油、120#溶剂油、140#溶剂油、200#溶剂油、汽油和橡胶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改性剂优选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和氯丁胶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哈力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哈力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5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