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2型短裸甲藻毒素单克隆抗体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94728.1 申请日: 2021-05-28
公开(公告)号: CN113185530B 公开(公告)日: 2022-05-17
发明(设计)人: 沈建忠;于雪芝;王战辉;张西亚;张素霞;江海洋;温凯;余文博;王紫怡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93/22 分类号: C07D493/22;C07K14/765;C12N5/20;C07K16/14;G01N33/577;G01N33/53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钱云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杂交瘤 细胞株 及其 分泌 型短裸甲藻 毒素 单克隆抗体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免疫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2型短裸甲藻毒素单克隆抗体和应用。所述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BTX‑2‑18G6,由式I所示半抗原制备得到。本发明使用2型短裸甲藻毒素制备半抗原,进一步合成免疫原并免疫小鼠,经过细胞融合、筛选等技术制备得到一种能分泌识别短裸甲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单克隆抗体效率较高。分泌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检测短裸甲藻毒素,并且特异性较高,和黄曲霉B1、喹诺酮和氯霉素之间无交叉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2型短裸甲藻毒素单克隆抗体和应用。

背景技术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赤潮,其中有一些是有毒赤潮,这些赤潮生物分泌的黏液,含有毒素,粘在鱼、虾、海洋贝类生物上。少量的毒素就会使鱼中毒死亡,而贝类生物对这些毒素的忍受力度较高,并使这些毒素在贝类生物体内聚集,它们也无生态危害,可是当人们食用这些含有毒素的贝类后,毒素迅速被释放,造成人类中毒,甚至死亡。

贝类毒素属于天然毒素,不同于人工合成的毒素。目前,一些国家己经制定了贝类毒素的检测标准,以最高允许限量(MPL)表示。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盟对冷藏鲜贝肉的MPL为0.8ng/g,对罐头原料用贝肉中毒素限量,美国MPL为2ng/g,加拿大MPL为1.6ng/g。常见的贝类毒素分为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失忆性贝毒。其中,神经性贝毒可引起晕眩,瞳孔放大,发冷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严重时会心律失常、窒息。除了摄食贝类之外,这种毒素也可通过海洋中的气溶胶造成呼吸道中毒,致气喘,干咳,流鼻涕及眼角膜炎,这种毒素的中毒症状在美国及美洲沿海出现过。神经性贝毒活性成分包括短裸甲藻毒素A(Brevetoxin A),短裸甲藻毒素B(Brevetoxin,BTX)和半短裸甲藻毒素B(Hemibrevetoxins B)等,主要由短裸甲藻产生。其中,BTX-2是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人类误食含有BTX-2的贝类食物,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目前已建立的BTX-2主要分析方法有生物活体毒性测定,该方法用小鼠(mouse,腹腔注射方式)和大鼠(rat,口服方式)作为实验动物,虽然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该方法自身缺陷及动物福利的原因,逐渐被替代;仪器分析方法,如色谱分析法,包括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该方法对人员和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并且需要昂贵的标准品,不利于快速检测,而以酶联免疫为主的免疫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成本低高通量等特点,逐渐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免疫分析方法中,识别原件十分重要,目前文献报道的BTX-2的分子识别原件主要有核酸适配体和抗体。Shimaa Eissa et al等2015年采用SELEX法筛选出7条核酸适配体序列,其中,BT10对BTX-2的亲和力最强,并且利用该核酸适配体建立了电化学阻抗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它的检测限是0.106ng/mL。Rui Yun Tian等2016年也采用SELEX技术报道了BTX-2的核酸适配体,并且建立了ELISA分析方法,该方法的IC50是73.81ng/mL。虽然,核酸适配体的使用也可以建立灵敏度高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可是由于核酸适配体的灵敏度不够,结构不稳定,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免疫分析仍然不成熟。抗体仍是免疫学分析方法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制备BTX-2抗体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2型短裸甲藻毒素单克隆抗体和应用。所述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地对短裸甲藻毒素进行检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抗原,所述半抗原包括如式I所示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由所述半抗原和载体蛋白BSA反应得到的抗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