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线性混频的超低功耗OFDMA无线下行链路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4116.2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5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丰源;田晓华;王新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非线性 混频 功耗 ofdma 无线 下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混频的超低功耗OFDMA无线下行链路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不同用户的原始比特流通过编码、星座图映射、交织的方式加载在子载波上,生成OFDM信号,将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发射机发送至用户终端;步骤S2:用户终端通过非线性器件对发射机发送的OFDM信号进行被动式的下变频,并通过本地的频率搬移实现下变频后的OFDM信号中的子载波的选择性解调。标签作为一个物联网节点,具有超低功耗的工作特点;它利用完全无源的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下变频,并通过射频开关的二次变频实现子载波的选择性解调,其功耗主要来自于射频开关二次混频的功耗和比较器,其峰值功耗在20MHz的通信带宽下预计低于200微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功耗通信、模拟射频电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非线性混频的超低功耗OFDMA无线下行链路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能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然而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移动终端始终受制于功耗问题而难以被完全解决。近些年无线网络与系统方向,反向散射(backscatter)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不需要主动发射的功率器件,基于反向散射通讯方式的器件可以相对减少近百、千倍的功率消耗。最新的反向散射技术也能实现在单个标签上实现96Mbps级别的数据回传速率。然而,这些性能都是在上行链路上实现的。作为一个完善的通信设备,一个低功耗而高性能的下行电路也必不可少。前期的反向散射工作都延续了上世纪的低功耗设计:采用完全无源的二极管被动式地检测包络信号来进行广播式的通信;然而这样的方法具有低效的缺陷,尤其是在设备数量很多、密集的场景下,广播式的下行链路约束了反向散射网络的效率,限制了其应用。OFDMA下行链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LTE等无线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链路方案,然而它基于下变频、放大器和FFT模块的特性导致反向散射标签难以支撑其所需的功耗。而由于高Q值的滤波器难以实现,需要下变频电路,以及频域采样依赖高功耗的FFT运算模块,这成了低功耗OFDMA下行链路难以实现的两大主要因素。最近两年,研究者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效应实现了射频信号的下变频,实现了超低功耗的ZigBee接收机;这个发现为低功耗的OFDMA下行链路提供了实现的机会。
专利文献CN101635618A(申请号:200910042064.7)公开了基于FFT预编码的OFDMA下行链路通信方法及系统,在基站发射机需要发送数据时,对调制编码后的数据执行FFT预编码操作以降低峰均比,有效缓解了基站发送信号时峰均比偏高的瓶颈,此外,由于数据并非在频域直接产生,而是通过FFT预编码操作扩散到各个频点上,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径信道提供的频率分集,提高系统的误码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混频的超低功耗OFDMA无线下行链路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非线性混频的超低功耗OFDMA无线下行链路方法,包括:
步骤S1:不同用户的原始比特流通过编码、星座图映射、交织的方式加载在子载波上,生成OFDM信号,将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发射机发送至用户终端;
步骤S2:用户终端通过非线性器件对发射机发送的OFDM信号进行被动式的下变频,,并通过本地的频率搬移实现下变频后的OFDM信号中的子载波的选择性解调。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对不同用户的原始比特流添加纠错码,并进行信号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比特流;
步骤S1.2:将编码后的比特流中的每个比特进行星座图映射,得到映射后的复数值;
步骤S1.3:对映射后的复数值进行子载波交织,得到交织后的复数值;
步骤S1.4:对交织后的复数值进行IFFT变换,生成OFDM信号;
步骤S1.5:将生成的OFDM信号通过发射机发送至用户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