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权重预分配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4063.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3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金永泽;李艳恺;穆凌霞;冯楠;梁莉莉;钱富才;辛菁;上官安琪;陈文斌;韩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敏强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权重 分配 信息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权重预分配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首先针对含有多个传感器的系统,选用Q检验法对各传感器异常监测数据进行剔除,并基于距离准则对剔除异常值后的数据预分配融合权重;然后选用基于马氏距离的自衰减无迹卡尔曼滤波UKF作为局部状态估计器,通过对新息向量的马氏距离平方进行评价,采取相应地措施来提高UKF对多传感器非线性随机系统建模误差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获得局部状态估计结果;最后基于最小方差线性加权准则对多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全局状态估计结果。本发明消除了传感器误差、监测数据缺失、偏移等不利因素对融合结果产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权重预分配的分布式融合框架,提高了传感器融合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权重预分配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监测数据也变得多种多样。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相较于单一传感器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监测性能,增强系统的监测可靠性和鲁棒性,在降低系统监测成本的同时,提高数据监测精度,拓展系统的时空覆盖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目标跟踪、工业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交通。然而,近年来随着系统复杂度的不断提升,传感器监测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现有融合技术逐渐难以满足系统实际需求,开展更加先进的融合理论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权重预分配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消除了传感器误差、监测数据缺失、偏移等不利因素对融合结果产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权重预分配的分布式融合框架,提高了传感器融合准确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权重预分配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针对含有多个传感器的系统,选用Q检验法对各传感器异常监测数据进行剔除,并基于距离准则对剔除异常值后的数据预分配融合权重;
步骤2、选用基于马氏距离的自衰减无迹卡尔曼滤波UKF作为局部状态估计器,通过对新息向量的马氏距离平方进行评价,采取相应地措施来提高UKF对多传感器非线性随机系统建模误差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获得局部状态估计结果;
步骤3、基于最小方差线性加权准则对多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全局状态估计结果。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如下:
步骤1.1、设定各传感器状态空间模型满足以下形式:
式中,xt与xt+1分别为被测系统t时刻与t+1时刻的状态值;f(·)为系统非线性状态函数;wt为方差Q≥0的零均值高斯白噪声;zt+1为传感器t+1时刻的测量值;h(·)为传感器非线性测量函数;et+1为t+1时刻方差R≥0的零均值高斯白噪声;
步骤1.2、以t时刻各传感器监测数据为例,设定i=1,2,…,Ms为第i个传感器t时刻的系统监测结果,得到t时刻系统监测结果Zt:
式中,Ms为传感器的个数;
步骤1.3、将t时刻系统监测结果Zt按递增顺序排列得到升序序列并计算检验值Q1:
式中,和分别为t时刻监测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和分别为t时刻第i个传感器测量结果及其最邻近的监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热水器
- 下一篇: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