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测矿井水在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4029.7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中权;邹湘;毛维东;孙邃;肖艳;王远;马赛;刘雪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新宜中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23;G06T17/20;G06F17/18;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飞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测 矿井 反渗透 组件 内部 结垢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矿井水在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的分析方法,以反渗透膜组件进水中两种以上的盐组份的浓度、进口流速、操作压力为输入条件,通过MATLAB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自动拟建出二次元回归方程,取其中一种工况下的一个输入条件作为变量、其他输入条件作为定值,从而可以算出根据变量的数值得到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位置距离进口的距离。本发明不仅可以预测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的结垢位置,还可以预测进水中某一个输入条件改变对结垢位置的影响,为反渗透系统运行和化学清洗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膜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测矿井水在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水作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伴生水资源,不加处理直接外排是巨大的污染源,处理后加以利用就是优质的水资源。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矿井水反渗透处理越来越广泛。矿井水由于长期埋藏于深部地层,水中溶解性盐分种类复杂、含量极端,与地表水相比性质完全不同。目前矿井水处理主要采用预处理+多级反渗透处理工艺,通常回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最终的浓盐水含盐量通常在80000mg/L以上,水中的盐类接近或者超过了溶解度极限;由于矿井水水质的特殊性及浓缩后极高的含盐量,极易造成反渗透膜结垢。然而针对矿井水水质的多级反渗透膜工艺目前尚无设计规范,加上矿井水水质的多变性以及无机盐成分的复杂性,比如硬度、氟以及硫化物浓度较高等,使得在实际运行中虽然出水水质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但膜元件结垢、堵塞严重,更换成本较高。因此急需研究不同水质成分与膜结垢的关系,对不同矿井水水质进行多级反渗透系统过程设计的结垢预测与分析。
目前对矿井水反渗透系统设计多依赖于膜厂商提供的过程设计软件(WAVE、ROSA、IMSD、Q+等等),其操作系统成熟,对于反渗透膜广泛应用的海水/苦咸水淡化领域进水水质数据库较完整,可以提供较完善的过程设计指导。但由于矿井水中无机物成分复杂而且水质多变,过程设计软件对于矿井水的数据库尚不完善,且均为“黑箱”设计,得不到RO反渗透膜内部的详细信息(内部盐度分布及结垢趋势分布等),不能提供较全面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测矿井水在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本发明可以预测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的结垢位置,还可以通过计算预测进水中某一个输入条件改变对结垢位置的影响,为反渗透系统运行和化学清洗提供参考依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预测矿井水在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反渗透膜组件进水中两种以上的盐组份的浓度、进口流速、操作压力为输入条件,利用MATLAB中的Central composite designs进行试验设计,模拟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反渗透运行状态,得到若干种工况组合,对每种工况组合进行CFD分析计算,得到各工况下的反渗透膜组件的内部结垢数据,通过MATLAB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自动拟建出二次元回归方程,得到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位置距离进口的距离与各工况下输入条件的二次元回归方程;
(2)取其中一种工况下的一个输入条件作为变量、其他输入条件作为定值,得到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位置距离进口的距离与变量之间的方程式,画出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位置距离进口的距离随变量的变化图;从而可以算出根据变量的数值得到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结垢位置距离进口的距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以ANSYS建立反渗透膜组件的三维模型,输入反渗透膜组件进水中两种以上的盐组份的浓度、进口流速、操作压力,并对其进行CFD分析,得到反渗透膜组件内部所输入的盐组份的分布图。利用内部盐组份分布图,可以对多级反渗透膜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某些输入条件,使反渗透内部结垢位置后移,从而减少结垢,提高反渗透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新宜中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新宜中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应用无人直升机
- 下一篇:一种潜在客户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