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微创手术切除物的取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3338.2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惠鹏宇;倪锋;郑亮;朱育焱;石都;牛彬;杜永辉;康煜;张学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千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2 | 代理人: | 徐选怀 |
地址: | 71003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道 膀胱 肿瘤 手术 切除 取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微创手术切除物的取出装置,包括窥镜杆,其上设置有推动装置和外杆,窥镜杆和外杆之间设置空隙,在空隙中设置有可变形的收纳网,收纳网通过拉杆与推动装置连接,同时在收纳网的口部设置收口绳,收口绳穿过间隙与收线装置连接,使用时,通过推动装置将收纳网自空隙中推出,在金属丝的弹性变形下,展开为圆弧形的网状结构,收纳网套取组织后,通过收口绳使收纳网的口部缩小,防止组织自收纳网中掉出,同时使收纳网向间隙中移动,缩小整个收纳网的尺寸,便于自患者的体内取出,该取出装置通过内窥镜和收纳网的配合,能够大大提高提取组织的效率,缩短整个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微创手术切除物的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微创手术是通过自然腔道完成的微创手术,该手术无切口,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整块膀胱肿瘤的切除,是近年来膀胱肿瘤手术的进展热点,但在实施此类手术时,“整块切除后整块取出”是肿瘤治疗的理想原则,如何安全地将手术切除的组织通过尿道取出是一大难题,成为该项技术的发展的瓶颈,传统上医生不得不将肿瘤组织粉碎,后冲洗出尿道,这样有悖于完整切除肿瘤的原则,易造成肿瘤种植转移,手术时间延长,切粉碎的组织不利于术后精准病理检查,而术后病理对于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微创手术切除物的取出装置,完整取出组织,缩短手术时间,精准术后分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微创手术切除物的取出装置,能够对术中切除组织进行准确套取,完整取出组织,缩短手术时间,精准术后分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微创手术切除物的取出装置,包括窥镜杆,外杆、固定套、推动装置、收纳网、滑环和拉杆;
所述窥镜杆的一端设置有观测镜,另一端设置有镜头,固定套固接在窥镜杆的中部,外杆空套在窥镜杆上,其一端与固定套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镜头的端部,外杆和窥镜杆之间设置有空隙;
所述滑环空套设在窥镜杆上,滑环的一端连接收纳网,滑环的另一端连接拉杆,拉杆与推动装置连接,推动装置设置窥镜杆上,用于使滑环沿窥镜杆移动;
所述收纳网由多个横向索和轴向索交织形成,轴向索为弧形金属丝,收纳网的口部设置有收口绳,收口绳的端部与推动装置上的收线装置连接,提取组织时,收纳网自外杆和窥镜杆的间隙中伸出,并展开为底部开口的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纳网还包括弧形的锁环,锁环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收口绳,多个轴向索位于两个收口绳之间并间隔排布,轴向索的一端与滑环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锁环连接,横向索搭接在轴向索上,与轴向索呈十字型排布,横向索的两端分别与收口绳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口绳为预成型的弧形金属丝。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绳孔,收口绳穿过绳孔与收线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和控制块;
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上端相互连接,控制块套设在窥镜杆上,第一驱动杆的下端与控制块铰接,第二驱动杆的下端与固定块铰接,固定块固定在窥镜杆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拉杆孔和拉线孔,拉杆的端部穿过拉杆孔与控制块连接,收口绳与拉线连接,拉线穿过拉线孔与收线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底部设置有手柄,收线装置设置在手柄上,收线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圆周面相互挤压接触,拉线位于自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优选的,所述控制块为电切控制装置,电切控制装置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未经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3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