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室的安全吊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92595.4 | 申请日: | 2021-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丁保垒;马忆远;于兆杰;郝建峰;叶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B66C15/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张雯俐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安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驾驶室的安全吊具,涉及吊挂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一根截面为矩形的长条钢管,其中央和两端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扁长口,位于中央的扁长口贯穿所述钢管的两相对侧壁,且位于钢管的宽度中央;位于两端的扁长口同样贯穿长条钢管的所述两相对侧壁,且在钢管两端形成开口;用于对接起吊设备的中吊板,其穿设固定于钢管中央的扁长口;两个边吊板,分别穿设固定于钢管两端的扁长口,所述边吊板开设带若干半圆槽的长槽孔,且在半圆槽对应的钢管上设置对应不同型号驾驶室宽度的标识;两个吊钩,通过卸扣对称安装固定于两个吊板的半圆槽。本申请的驾驶室的安全吊具,安全防护等级高,降低了适应不同驾驶室宽度的调节难度,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吊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的安全吊具。
背景技术
在车辆制造的过程中,车辆制造企业需要人工操作起重设备如电葫芦等起吊驾驶室,由于驾驶室的特殊性,起吊驾驶室除了需要起重机外,还需要用到专业的吊具。
相关技术中,常用的驾驶室吊具如图1所示,吊具包含基座1a和撑杆3a,撑杆3a可移动插设在基座1a内,撑杆3a与基座1a配合处上部有一定间隙,可向上略微抬撑杆3a;撑杆3a一端下侧边沿设置锯齿状凹槽,撑杆3a的另一端设置悬吊钩5a,在基座1a内左右移动至与吊装驾驶室尺寸相适应的位置,撑杆3a下侧边上的锯齿状凹槽卡在基座底板4a内,实现撑杆3a的固定。
但是,上述驾驶室吊具在使用时,需要调整两个撑杆3a和吊钩5a完成宽度伸缩调节以适应不同驾驶室宽度,而撑杆3a和吊钩5a重量较大,需要移动的负载较重;在调节过程中,需要缓慢调试,根据不同的车型调节频繁,调节费时费力;同时,撑杆3a在基座1a内移动并承受弯矩,在基座1a内承受摩擦力和挤压力,受力集中,安全防护程度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的安全吊具,安全防护等级高,降低了适应不同驾驶室宽度的调节难度,操作简便。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室的安全吊具,包括:一根截面为矩形的长条钢管,其中央和两端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扁长口,位于中央的扁长口贯穿所述钢管的两相对侧壁,且位于钢管的宽度中央;位于两端的扁长口同样贯穿长条钢管的所述两相对侧壁,且在钢管两端形成开口;
用于对接起吊设备的中吊板,其穿设固定于钢管中央的扁长口;
两个边吊板,分别穿设固定于钢管两端的扁长口,所述边吊板开设带若干半圆槽的长槽孔,且在半圆槽对应的钢管上设置对应不同型号驾驶室宽度的标识;
两个吊钩,通过卸扣对称安装固定于两个吊板的半圆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钢管的顶面焊接固定圆钢,且所述中吊板和两个边吊板的顶端面均焊接固定于所述圆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边吊板顶部边沿设置一个以上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从钢管顶面露出;所述安全吊具还包含两根防坠钢丝绳,每根防坠钢丝绳穿过一个吊钩和一个边吊板的预留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钢管的中央外表面设置加强贴板,所述加强贴板焊接固定于所述钢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中吊板的顶部开设用于对接起吊设备吊钩的起吊圆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全吊具还包含三个安全销,所述钢管对应于中央和两端的扁长口处均开设圆通孔;所述三个安全销穿过圆通孔并贯穿固定中吊板和两个边吊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吊钩为一整根钢筋加工形成,包含悬挂段、中段和承托段;所述悬挂段呈倒V字形,所述中段的两根钢筋承接倒V字形悬挂段的端部,且所述中段与悬挂段呈钝角,所述承托段与中段呈直角,所述悬挂段、中段和承托段的两根钢筋之间均设置加强骨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承托段外表面通过硫化橡胶进行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坑位移自动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 下一篇:打磨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打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