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同传蓝牙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2431.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2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范瑾怡;张贺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瑾怡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蓝牙 耳机 | ||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同传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主体,所述蓝牙耳机主体左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左侧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与蓝牙耳机主体铰接,所述夹持杆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夹持杆贯穿连接槽并与连接杆铰接,所述夹持杆靠近上端位置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内部开设有螺纹槽,在螺纹杆与限位盘的配合下夹持杆以连接槽为支点进行翻转,从而提高夹持杆对人耳的夹持力度,进而提高了人们的使用体验,通过衔接块等组件的相互配合方便使用者对耳机的夹持力度进行微调,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同传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随着头戴式蓝牙耳机的技术革新,越来越多录音棚采用无线头戴式蓝牙耳机以提高录音者的使用体验;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录音棚内音乐人使用头戴式蓝牙音乐耳机完成音乐创作,从而会频繁拿取头戴式蓝牙耳机,导致耳机的连杆部位频繁撑张,长此以往使得头戴式蓝牙耳机连杆部出现金属疲劳,进而使得耳机的夹持效果下降无法有效的与使用者头部贴合,从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2.佩戴头戴式蓝牙耳机会将人耳完全包裹,由于传统的头戴式蓝牙耳机缺少相应的散热装置导致长时间使用头戴式蓝牙耳机耳部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从而出现汗液,在降低了使用者使用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细菌滋生可能,由此可见提出一种提高夹持效果且具有通风功能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提出一种智能同传蓝牙耳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同传蓝牙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同传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主体,所述蓝牙耳机主体左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左侧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与蓝牙耳机主体铰接,所述夹持杆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夹持杆贯穿连接槽并与连接杆铰接,所述夹持杆靠近上端位置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蓝牙耳机主体右侧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夹持杆为弹性金属材质构成,所述限位盘与圆槽相互对应匹配,且限位盘为圆盘形结构设计;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卡槽、伸缩槽、弹片、卡块、转槽、转杆、扭转弹簧、衔接块,所述螺纹杆贯穿限位盘并与限位盘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夹持杆的一侧外表面设置衔接块,所述螺纹杆靠近衔接块的一侧外表面开设卡槽,且卡槽数量为若干组,且其为环形结构设计并以螺纹杆的中心为中点环形等距离分布,所述衔接块与卡槽对应位置开设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部固定连接弹片,且伸缩槽内部活动连接卡块,所述卡块与伸缩槽均呈T形结构设计,且卡块与弹片接触,所述螺纹杆靠近衔接块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开设十字形结构设计的转槽,所述转槽内部转动连接T形结构设计的转杆,所述转杆与转槽相互对应匹配,且其二者之间固定连接扭转弹簧,所述卡块为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卡槽与卡块相互对应匹配,且其横向截面均呈三角形结构设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纹杆与限位盘的配合下夹持杆以连接槽为支点进行翻转,从而提高夹持杆对人耳的夹持力度,进而提高了人们的使用体验,通过衔接块等组件的相互配合方便使用者对耳机的夹持力度进行微调,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瑾怡,未经范瑾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