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E1基因在调控结荚习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2166.7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翟红;夏正俊;刘颖湘;万昭;徐坤;朱金龙;吴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5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e1 基因 调控 习性 中的 应用 | ||
大豆E1基因在调控结荚习性中的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E1基因的新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E1基因的新应用,在增加大豆产量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发明公开了大豆E1基因的CRISPR/Cas9敲除靶点序列及其编辑后的突变类型。本发明通过将E1基因在大豆中敲除,确定了大豆E1基因对大豆的结荚习性具有调控作用,与野生型大豆相比,e1突变体茎顶端提前开花从而终结茎的生长,植株矮小,结荚习性由亚有限结荚习性变为有限结荚习性。因此大豆E1基因在通过调控结荚习性增加大豆产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应用于大豆分子生物学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E1基因的新应用。
背景技术
解决全球人口逐年增加与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矛盾,提高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是关键。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与经济作物,大豆为人类提供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油份。结荚习性是一种重要的株型性状之一,直接影响株高、节数、叶片大小和开花时间等多种表型,因此结荚习性与大豆的抗倒伏性及产量等密切相关。有限结荚习性主要体现在主茎上部几个节首先开始开花,然后向上、向下和向分支扩展,在开花后不久,主茎和分支端即形成一个顶生花簇,以后节数不再增加,茎秆停止生长。通常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节间短、株型紧凑、花期短,豆荚集中,具有较强的抗倒性。
E1基因是豆科植物特有的基因,目前已经发现将E1基因在大豆中过量表达发现该基因具有抑制大豆开花的生理功能。并没有公开该基因与大豆结荚习性有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E1基因的新应用,在增加大豆产量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提供大豆E1基因在调控结荚习性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大豆E1基因敲除,结荚习性由亚有限结荚习性变为有限结荚习性。
进一步的,所述大豆E1基因敲除,大豆顶端提前开花,结束顶端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大豆E1基因敲除为CRISPR/Cas9敲除。
进一步的,大豆E1基因的CRISPR/Cas9敲除靶位点序列分别为E1-sg1和E1-sg2,E1-sg1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E1-sg2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大豆结荚习性是指大豆整株苗上开花的顺序,虽与开花期相关,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性状,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开花早的大豆未必是有限结荚习性,有的基因虽可以促进大豆早花,但并不能调控大豆的结荚习性。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E1基因的CRISPR/Cas9敲除靶点序列及其编辑后的突变类型。本发明通过将E1基因在大豆中敲除,确定了大豆E1基因对大豆的结荚习性具有调控作用,与野生型大豆相比,e1突变体茎顶端提前开花从而终结茎的生长,植株矮小,结荚习性由亚有限结荚习性变为有限结荚习性。因此大豆E1基因在通过调控结荚习性增加大豆产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E1基因的CRISPR/Cas9敲除靶点序列及所在位置;
图2为E1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构建流程;
图3为e1敲除突变体CRISPR/Cas9介导的编辑情况;
图4为e1敲除突变体及野生型大豆结荚习性表型;
图5为e1敲除突变体及野生型大豆株高表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