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用焊接钢盘条的放料调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2005.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宋进;王刚;戢俊强;王东;李文鹏;李志丹;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24B27/033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焊接 钢盘条 放料调直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用焊接钢盘条的放料调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除锈箱,除锈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清洁筒,清洁筒的内壁等距设有钢刷,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收集箱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两个一号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号输送辊和二号输送辊;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了压辊、升降板、升降杆和调直筒实现了对于钢盘条的多重调直功能,调制效果好;通过设置了除锈箱、清洁筒和收集箱实现了对于钢盘条外侧的氧化锈皮进行去除的功能,消除了氧化锈皮对于后续实验的影响,增加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便于实验室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盘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用焊接钢盘条的放料调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盘条就是直径比较小的圆钢,商品形态是卷成盘供货,在工地上常见的有直径6、8、10、12毫米的,以低碳钢居多,一般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多用于制钢筋套,还有小直径的用于砖混结构中的“砖配筋”,盘条主要供作拉丝的坯料,也可直接用作建筑材料和加工成机械零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已出现方形、六角形、扇形和其他异形断面的盘条;直径的上限已扩大到38毫米;由于轧后热处理新工艺的开发,盘条表面的氧化铁皮明显减薄,组织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改善,钢盘条在使用之前需要通过调直设备对钢盘条进行调直;现有的实验用焊接钢盘条的放料调直装置大多是简单的通过调直筒对钢盘条进行调直,调直的效果较差,且无法对钢盘条表面的氧化锈皮进行取出,容易对后续的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焊接钢盘条的放料调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焊接钢盘条的放料调直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除锈箱,所述除锈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清洁筒,所述清洁筒的内壁等距设有钢刷,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收集箱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两个所述一号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号输送辊和二号输送辊,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一号固定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两个所述二号固定板之间设有压辊和固定辊,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压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固定箱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三号固定板,两个所述三号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调直筒。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辊。
优选的,所述除锈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清洁筒的外侧开设有与二号齿轮配合使用的一号外齿圈。
优选的,所述一号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与一号输送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固定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号电动伸缩杆,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与二号输送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压辊与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且位于限位块的一侧套设有一号弹簧。
优选的,所述三号固定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升降座和二号升降座,所述二号升降座的顶部设有与一号升降座配合使用的放置槽,所述二号升降座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三号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电动伸缩杆,所述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传动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齿条,所述三号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二号齿条配合使用的一号齿轮,所述一号升降座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一号齿轮配合使用的一号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刀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氨水余热利用制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