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踝足助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1066.2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喻洪流;唐心意;李慧;马锁文;郭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H1/02;A61F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周念沙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踝足助 行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踝足助行装置,包括:脚垫、与所述脚垫固定连接的踝关节旋转件、与所述踝关节旋转件转动连接的仿小腿连杆及固定于所述仿小腿连杆远离脚垫一端上的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与踝关节旋转件之间设置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固定连接件上,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踝关节旋转件上。根据本发明,满足患者在动态矫形的同时,能提供助行的功能。适用于独立的日常踝足训练,也可以作为模块加入下肢康复机器人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行辅助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踝足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一组因足的背伸动力丧失导致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疾病,常见于腓总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病、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截瘫、昏迷及脑卒中等患者。有数据显示,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300万。在我国,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快,脑卒中的发生率逐年增长,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高达54%的患者发生足下垂。足下垂可影响患者的站立、行走步态及行走能力,严重者需手术矫正,费用高昂,效果却参差不齐,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最终还可能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足下垂,临床上多使用静态矫形器进行矫正,但是对于患者而言会导致步态很不自然。现在一些临床医生也会使用动态矫形器或康复机器人对患者的踝部施加动力从而进行康复。其中动态矫形器,只是允许足部的背屈和跖屈自由度,并没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而康复机器人在踝部添加驱动器,带动患者的踝部,不仅对于控制要求较高,而且加工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踝足助行装置,满足患者在动态矫形的同时,能提供助行的功能。适用于独立的日常踝足训练,也可以作为模块加入下肢康复机器人中。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踝足助行装置,包括:
脚垫、与所述脚垫固定连接的踝关节旋转件、与所述踝关节旋转件转动连接的仿小腿连杆及固定于所述仿小腿连杆远离脚垫一端上的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与踝关节旋转件之间设置有气弹簧;
所述气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固定连接件上,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踝关节旋转件上。
优选的,所述脚垫包括一不规则弧形平板、设置于所述弧形平板相对的侧边上的固定带固定座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平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踝关节旋转件。
优选的,所述踝关节旋转件远离脚垫的一端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一所述连接孔内转动连接有气弹簧,另一所述连接孔内转动连接有仿小腿连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件一端开设有固定连接槽,另一端开设有活动连接槽,所述固定连接槽内固定连接有仿小腿连杆,所述活动连接内活动连接有气弹簧。
优选的,所述仿小腿连杆远离脚垫的一端有安装孔,可连接其他附加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可以成为具有辅助功能的动态矫形器;也可以添加在康复机器人之上,在实现辅助矫形的基础上,减少踝关节的驱动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踝足助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1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人造石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膝关节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