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侧横向静载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0027.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伟;贾宁;吕絮;代邢可;陈建强;于秀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汇智海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5 | 代理人: | 王丹丹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加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桩体加载领域,特别是一种桩侧横向静载加载装置。包括千斤顶系统,千斤顶系统包括千斤顶主体,其中,还包括可抬升式千斤顶推车、加载千斤顶固定系统、加载系统,千斤顶系统通过加载千斤顶固定系统安装在可抬升式千斤顶推车上,加载系统安装在加载千斤顶固定系统上,加载系统为对压加载系统和/或对拉加载系统。其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可以完成对不同桩径、不同吨位、以及不同精度下的横向加载及原位试验,便于实现对桩体原位横向经加载的模拟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体加载领域,特别是一种桩侧横向静载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工程不断向大规模、深开挖趋势发展,桩基础大量应用于地铁、基坑甚至路基工程中。原位静载试验是分析桩基础承载能力的最直观、便捷的手段,也是工程各阶段验收工程的重要参考指标。地质条件较差、基岩较深以及滨海地区也更为重视静载试验的结果。横向静载试验作为检验桩体横向承载能力的重要试验,配套实验仪器的实用性有待提高。
现有的原位横向静载试验仪器主要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使用简易千斤顶加载试验,在保证数据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方案,以达到降低预算、简化过程的主要目的;二是以复杂的伺服加载系统为主,保证精确度与准确性、增加造价以及降低便捷性的方式。但两者均存在设备运输安装难、加荷用千斤顶精度难以更换、无法适应各类桩径(常见桩径150-1000mm不等)以及测试仪器需要另外配置安装等问题。针对以上现状,需要开发一套便于根据试验需求拼装、运输、且加荷量程可调的桩体原位横向静加载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桩侧横向静载加载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可以完成对不同桩径、不同吨位、以及不同精度下的横向加载及原位试验,便于实现对桩体原位横向经加载的模拟试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侧横向静载加载装置,包括千斤顶系统,千斤顶系统包括千斤顶主体,其中,还包括可抬升式千斤顶推车、加载千斤顶固定系统、加载系统,千斤顶系统通过加载千斤顶固定系统安装在可抬升式千斤顶推车上,加载系统安装在加载千斤顶固定系统上,加载系统为对压加载系统和/或对拉加载系统;
所述可抬升式千斤顶推车包括承重台、固定托盘和承重台升降系统,承重台上设有两道平行的滑动槽,固定托盘通过托盘固定板设置在滑动槽内,固定托盘的底部通过螺丝和螺母与托盘固定板连接;
所述加载千斤顶固定系统包括位于千斤顶主体两端外侧的连接盘、以及连接两连接盘的数根可伸缩式固定臂,连接盘与千斤顶主体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对压加载系统包括对压臂连接盘、对压加载臂、桩体顶推臂和顶推臂连接盘,对压臂连接盘与连接盘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顶推臂连接盘之间平行设置于对压臂连接盘的外侧,且对压臂连接盘和顶推臂连接盘之间通过对压加载臂固定连接,顶推臂连接盘的外侧壁面中心通过单向可动固定器与桩体顶推臂连接,桩体顶推臂沿竖直方向转动;
所述对拉加载系统包括对拉加载臂、拉力臂固定件、拉力臂和对拉臂连接盘,对拉臂连接盘与两连接盘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对拉加载臂呈框体状,对拉加载臂的一侧框边与一侧对拉臂连接盘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对拉加载臂的另一侧框边位于另一侧对拉臂连接盘的外侧,且该侧框边上通过拉力臂固定件与拉力臂连接,拉力臂固定件可转动的设置在对拉加载臂的框边上,拉力臂沿竖向方向转动,拉力臂采用桩体内拉臂或者桩体外拉环。
本发明中,所述千斤顶系统还包括千斤顶油缸和电机,千斤顶主体通过连接线与千斤顶油缸连接,千斤顶主体放置在可抬升式千斤顶推车上。
所述承重台通过承重台升降系统支撑于地面,承重台升降系统包括连杆升降机构和底部框,连杆机构的底部与底部框连接,连杆机构的顶部与承重台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连杆升降机构包括数根沿竖直方向首尾连接的连杆,底部框的底部表面设有数个转轮。
所述可伸缩式固定臂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盘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0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