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拔除心脏临时起搏器导线的牵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0009.2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菁;吴灵敏;沈利水;刘尚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拔除 心脏 临时 起搏器 导线 牵拉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后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患者术后拔除起搏器导线时使用。安装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外科术后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或需要提高心率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心内膜临时起搏器植入失败等。植入心外膜临时起搏器2~12天内还需要拔除起搏器导线,如果不拔除该导线易造成感染,甚至还需要进行清创手术,由于种种原因,起搏器导线一时无法拔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本发明可有效的解决一些在手术中无法拔除起搏器导线的问题,使用本发明可以持续缓缓用力牵拉导线,利用心脏的搏动力和牵拉力将导线慢慢拉出,有效的解决了用力牵拉导线可能出现的心脏破裂、心包填塞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拔除心脏临时起搏器导线的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由一个脉冲发生器和与之相连的金属导线组成,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触及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安装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外科术后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或需要提高心率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心内膜临时起搏器植入失败等。
目前,心脏外科直视手术时使用的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导线采用金属材质,是一根带缝合针的编织导丝线,如美国Medtronic公司单极激素电极Capsure Epi-4965和双极激素电极Cap-sure Epi-496817。传统的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导线放置方法是将心外膜临时起搏器负电极导线直接缝合在右心室前壁无血管区心肌层,阳极电极导线直接缝合在右心室心外膜处,两极导线间距不小于2cm,根据有无出血等情况,采用无损伤线进行缝合固定、止血,测试参数满意且无膈肌刺激后,将该起搏器导线经肋缘下穿出与体表缝合固定后再连接在脉冲发生器上。一般在植入心外膜临时起搏器2~12天内,待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还需要拔除起搏器导线,如果不拔除该导线极易造成感染,甚至还需进行清创术。
拔除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导线时只需剪断体表的固定缝线,手持导线持续用力缓缓拔出既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起搏器导线一时无法拔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此时往往需要再次开胸手术,这样不仅增加病患的痛苦和负担,也是一个引起医患纠纷的隐患。可见外科心外膜临时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拔除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电极导线,但是在拔除该起搏器导线时经常会遇到该导线与心脏外膜组织粘连或导线与心外膜缝合较紧难以拔除的情况,这时如强行拉出导线极有可能导致心脏破裂、心包填塞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拔除心脏临时起搏器导线的牵拉装置,本发明可有效的解决一些手工用力难以拔出的起搏器导线的问题,使用本发明可以长时间持续缓缓用力牵拉导线,利用心脏的搏动力和牵拉力将导线慢慢拉出,有效的解决了用力牵拉导线可能出现的心脏破裂的风险。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0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