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创新结构的毫米波CMOS数控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9094.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芹;仲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11/24 | 分类号: | H03H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孙建朋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新 结构 毫米波 cmos 数控 衰减器 | ||
1.一种创新结构的毫米波CMOS数控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源增益调谐部分和无源增益调谐部分;
所述无源增益调谐部分提供大衰减量实现增益的粗调节,有2个增益控制位,实现24dB的调节范围;
所述有源增益调谐部分提供小衰减量实现增益的细调节,并且有6个控制位可实现7.5dB的增益调节范围,其控制状态提升至64个,引出冗余的状态位保证温度与工艺角变化时增益控制精度的精度;
所述有源增益调谐部分和无源增益调谐部分之间采用匹配网络进行连接;
所述有源增益调谐部分包括以下部分:
RFin+通过电感L5连接至晶体管M1栅极,Vbias通过电阻R1连接至晶体管M1栅极;RFin-通过电感L6连接至晶体管M2栅极,Vbias通过电阻R2连接至晶体管M2栅极;晶体管M1、M2源极相连至地;晶体管M1漏极通过电感L3连接至晶体管M3源极;VDD通过电感L1连接至晶体管M3漏极,RFout-通过电容C1连接至晶体管M3漏极;晶体管M2漏极通过电感L4连接至晶体管M4源极;VDD通过电感L2连接至晶体管M4漏极,RFout+通过电容C2连接至晶体管M4漏极;晶体管M01、M02、M03、M04构成一个完整的增益控制位bit0;bit0信号通过第一反相器(1)连接至晶体管M01栅极,通过第四反相器(4)连接至晶体管M04栅极;晶体管M01栅极通过第二反相器(2)连接至晶体管M02栅极;晶体管M01、M02、M3源极相连;晶体管M02、M3漏极相连;晶体管M04栅极通过第三反相器(3)连接至晶体管M03栅极;晶体管M03、M04、M4源极相连;晶体管M03、M4漏极相连;晶体管M3栅极、晶体管M4栅极、晶体管M01漏极、晶体管M04漏极连接至VD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0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