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8226.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挟;邱显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C08J3/075;C08L1/04;B01J20/24;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晏静文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素 三维 柔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体的高度氧化:将纳米纤维素分散液与氧化剂混合,调节pH至酸性,混匀,避光加热反应,得到初始水凝胶;
(2)基体的冷冻干燥:水洗步骤(1)所述初始水凝胶,液氮冷冻,真空冻干,再次水洗,得到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即双醛纳米纤维素水凝胶DAC;
步骤(1)所述氧化剂和所述纳米纤维素的质量比为(3~10):1;
步骤(1)所述调节pH至酸性为调节pH至4;
步骤(1)所述加热为30-40℃加热3-5h;
步骤(2)所述真空冻干的时间为24-48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氧化剂为高碘酸盐;
步骤(1)所述纳米纤维素为表面未羧基化处理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氧化剂为高碘酸钠;
步骤(1)所述纳米纤维素为纳米级至微米级的纳米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纳米纤维素分散液的浓度为0.6-1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纳米纤维素分散液的介质为水;
步骤(1)所述混匀的方式为搅拌后再超声分散;
所述搅拌为500-700r/min转速磁力搅拌5-10min;
所述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0-30min;
步骤(2)所述水洗为将初始水凝胶采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泡,水洗至中性;
步骤(2)所述再次水洗为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反复挤压水洗,除去残留在内部的反应副产物。
6.一种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7.权利要求6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在制备双醛纳米纤维素固态胺吸附剂中的应用。
8.一种双醛纳米纤维素固态胺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权利要求6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采用有机胺化学修饰得到;所述有机胺为聚乙烯亚胺PE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固态胺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600-1800;
所述化学修饰为常温下胺化反应18-48h;
采用所述聚乙烯亚胺进行化学修饰时,其浓度为1-10wt%。
10.权利要求6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三维材料和/或权利要求8或9所述双醛纳米纤维素固态胺吸附材料在药物传递、吸附材料、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2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