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974.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语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语桐 |
主分类号: | C09J187/00 | 分类号: | C09J187/00;C09J11/04;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信洋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83 | 代理人: | 邓华 |
地址: | 51028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2~60份胶黏树脂、0.5~5份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8~60份氧化镁、3~25份镁盐和15~30份水;所述胶黏树脂为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或磺酸盐型水性聚酯;所述镁盐为氯化镁或者硫酸镁。本发明的粘合剂既保持了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或磺酸盐型水性聚酯的原有胶黏特性,而且具有耐二价盐特性,避免了粘合剂的团聚,并且搭配镁盐和氧化镁之后,改善了粘合剂的粘结强度和阻燃性能。本发明的粘合剂是经过改性获得的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酯的应用,本发明的粘合剂既避免了粘合剂的团聚,而且改善了粘结强度和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溶性聚酯和水性聚氨酯在纺织、涂料、粘合剂和油墨等领域广泛使用。水溶性聚酯浆料和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作为粘合剂非常环保(不含甲醛),同时具有良好的粘合力。一般水溶性聚酯(WSPET)生产选择的共聚组分是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和聚乙二醇(PE6)。
磺酸型水溶性聚酯、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以磺酸盐作磺化剂合成,在聚酯溶解过程中或聚酯浆料(或聚氨酯乳液)使用过程中与二价盐接触时,会产生离子析出,从而出现聚酯难以溶解或聚酯浆料(或聚氨酯乳液)团聚现象。随着二价盐浓度增加,导致水溶性聚酯无法溶解或聚酯浆料(或聚氨酯乳液)团聚加剧最终无法使用,而且水溶性聚酯、水性聚氨酯的阻燃性能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以避免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氨酯的团聚现象,并且改善粘合剂的阻燃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粘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60份胶黏树脂、0.5~5份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8~60份氧化镁、3~25份镁盐和15~30份水;所述胶黏树脂为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或磺酸盐型水性聚酯;所述镁盐为氯化镁或者硫酸镁。
上述的粘合剂以磺酸盐型水性聚酯或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作为胶黏树脂,并且配合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型水性聚酯或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中的磺化剂与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反应生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胶黏树脂(对应的磺酸盐型水性聚酯生成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酯,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生成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氨酯),既保持了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或磺酸盐型水性聚酯的原有胶黏特性,而且具有耐二价盐特性,避免了粘合剂的团聚,并且搭配镁盐和氧化镁之后,改善了粘合剂的粘结强度和阻燃性能。上述的粘合剂是经过改性获得的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酯(聚氨酯)的应用,上述的粘合剂既避免了粘合剂的团聚,而且改善了粘结强度和阻燃性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4份磺酸盐型水性聚酯、0.8~2份的淀粉、0.5~2份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8~12份氧化镁、3~5份镁盐和15~35份水。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粘合剂中的磺酸盐型水性聚酯、淀粉、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氧化镁、镁盐和水重量比符合上述要求时,粘结强度和阻燃性能更佳。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0~60份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1.5~5份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0~60份氧化镁、15~25份镁盐和15~25份水。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粘合剂中的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淀粉、氯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氧化镁、镁盐和水重量比符合上述要求时,粘结强度和阻燃性能更佳。
优选地,合成所述磺酸盐型水性聚酯的磺化剂为磺酸盐B,所述磺酸盐B为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或对苯二酸-2-磺酸钠。
优选地,合成所述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的磺化剂为磺酸盐A,所述磺酸盐A为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对苯二酸-2-磺酸钠,乙二氨基乙(丙)基磺酸钠,2.4-二氨基苯磺酸钠,1.2-二羟基-3-丙磺酸钠或1.4-丁二醇-2-磺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语桐,未经林语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