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检索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7838.5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劲松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9;G06F16/5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鼎桂;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观测 影像 时空 立方体 数据 检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检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分析即用应用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描述,并对数据描述进行分解,生成时间、空间、内容描述;根据时间、空间、内容构建对应的检索订阅条件;构建基于北斗网格位置码的时空网格化检索匹配模型;代理数据源从二维影像数据源获取增量对地观测影像描述,并根据增量对地观测影像描述进行时空网格化检索匹配,持续刷新匹配结果,直至完全匹配,生成对应对地观测影像的链接。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检索的成功率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服务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检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大数据时代,特别是对地观测的持续推进,应用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时间为第三轴的对地观测影像立方体在线即分析计算,需获取二维影像时间序列以构建立方体,而现有影像检索引擎多面向二维对地观测影像,且这些影像多以二维空间+内容及时间描述的方式存储,将时间作为描述属性。相应的数据实时或准实时检索、订阅、服务、推送技术,如OpenSearch、RSS、Web Service等,可较好解决数据的检索或订阅应用需求,然而还多以关键字或经纬度等空间范围匹配为主,而将时间则作为影像的描述信息作为匹配条件之一,还未有精准的对地观测影像立方体检索匹配方法以支撑面向对地观测影像立方体的实时或准实时即分析应用需求。
北斗网格位置码是在全球等经纬度剖分网格GeoSOT地球空间剖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离散化、多尺度区域位置标识体系,可以在同一区域范围内,非常方便地与任意一个实体对象和各种不同的数据建立起内在的相互关联。为地心至地上6万公里地球空间中各种大小不等、最高精度达1.5厘米的任意网格赋予全球唯一的一维整形数编码,满足从宏观到精细化不同层次的数据索引管理需求,加上以时间剖分的位置编码,可望实现对影像数据与地球时空的统一管理与关联查询。
实时或准实时的精准数据检索获取技术在很多场合有需求,比如生态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等。对数据实效性要求越高的场景,越是需要服务器及时、准确地按照检索条件进行精准的数据获取,并完成即分析应用。由于传统影像数据二维存储方案并未将对地观测影像立方体做为一个整体,无法直接满足对地观测影像立方体的在线即分析应用需求,需从相应的数据中心目录服务中持续或周期性的检索所需要的二维影像数据,结合其时间描述,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检索整合,以形成影像立方体,并不适合正在到来的对地观测影像立方体的实时或准实时即分析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检索方法及系统,有效提高了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检索的成功率及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检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分析即用应用对地观测影像时空立方体数据描述,并对数据描述进行分解,生成时间、空间、内容描述;
根据时间、空间、内容构建对应的检索订阅条件;
构建基于北斗网格位置码的时空网格化检索匹配模型;
代理数据源从二维影像数据源获取增量对地观测影像描述,并根据增量对地观测影像描述进行时空网格化检索匹配,持续刷新匹配结果,直至完全匹配,生成对应对地观测影像的链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索订阅条件包括时间位置码及其边界条件、空间北斗网格位置码及其边界条件和内容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