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膜泵排油阀结构及含该结构的隔膜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7730.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平;王升;雷文刚;李奎;李鹏程;杨雪芹;冯兵;陈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43/07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肖云杰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泵排油阀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泵排油阀结构及含该结构的隔膜泵,隔膜泵排油阀结构包括液压腔室,其室壁上密封连接有阀体;阀体一端位于液压腔室外并连接有单向阀,另一端位于液压腔室内并设有开闭阀,阀体内开设有连通单向和开闭阀的排油通道,开闭阀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的推杆、顶杆、球体阀芯和压簧;推杆外端延伸出阀体外,推杆内端与顶杆外端相抵接,顶杆内端朝向球体阀芯,与顶杆内端对应的通道内端口的内径小于球体阀芯的直径,球体阀芯密封抵接于通道内端口且压簧处于压缩状态;容置腔通过介质通道与液压腔室连通,排油通道连通于顶杆通道内端的侧壁,球体阀芯远离通道内端口时,介质通道与排油通道连通。阀体内部结构件的运动更灵活,密封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膜泵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泵排油阀结构及含该结构的隔膜泵。
背景技术
隔膜泵上需要设置液压系统,配备补油阀和排油阀实时进行液压腔室内油压的平衡调节,可参考CN109139434A。目前使用的补油、排油结构,有电磁感应式启动的,如CN102562549A、CN207093362U中所涉及;也有机械式接触启动的,如CN106958523A、CN207093362U中所涉及,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以前述中国专利CN207093362U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为例,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隔膜泵用机械式排油结构,避免电磁感应式结构的种种不足,目前的机械式排油阀,基本都是采用该种结构形式,可以参见附图1,其采用主体内的阀芯100(滑阀)和上部的单向阀(锥阀101)。阀芯100被触发受压向上移动时,密封面处打开,排油阀开启,高压介质进入排油通道5,推开锥阀101,进而排油;阀芯100不受压时,在弹簧作用下,滑阀下移,密封面处密封,排油阀关闭,在单向阀的弹簧的作用下,锥阀101密封关闭排油通道,杜绝空气进入。目前的结构中,锥阀101和阀芯100都是采用锥面与尖角接触密封、或再加上一圈平面接触密封的形式,易造成锥面非均匀磨损、卡阀。特别是阀芯100为整体的滑阀结构,内部设计有流道,外圆周面的上部设计有密封锥面,而该外圆周面的下部与阀体之间为滑阀密封,兼具导向和密封需求,密封间隙小,当有细微颗粒进入时很容易卡阀,导致密封不严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膜泵排油阀结构及含该结构的隔膜泵,避免目前隔膜泵的机械式排油阀容易卡阀,导致密封不严的问题,取得运动更灵活,密封性更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膜泵排油阀结构,包括液压油腔室,所述液压油腔室的室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并密封连接有阀体;沿阀体的轴向,阀体的一端位于液压油腔室外并连接有单向阀,另一端位于液压油腔室内并设有开闭阀,阀体内开设有排油通道,排油通道连通所述单向阀和开闭阀;其所述开闭阀包括沿阀体轴向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的推杆、顶杆、球体阀芯和阀芯回位压簧,阀体内对应于所述推杆、顶杆和球体阀芯开设有依次连通的推杆滑道、顶杆滑道和阀芯容置腔,推杆滑动连接于推杆滑道内,顶杆滑动连接于顶杆滑道内,球体阀芯位于阀芯容置腔内;推杆的外端延伸出阀体外并形成为触头端,推杆的内端与顶杆的外端相抵接,推杆与阀体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推杆脱出阀体的限位机构;顶杆的内端朝向球体阀芯,与顶杆内端对应的顶杆滑道的内端口的内径小于球体阀芯的直径,球体阀芯密封抵接于顶杆滑道的内端口且所述阀芯回位压簧被压缩于球体阀芯与阀芯容置腔的底壁之间;阀芯容置腔与阀体的外壁之间连通有介质通道并通过所述介质通道与液压油腔室连通,所述排油通道连通于顶杆滑道内端的侧壁,顶杆推动球体阀芯远离顶杆滑道的内端口时,所述介质通道与排油通道连通;顶杆与顶杆滑道之间设有动密封机构;
液压油腔室的一侧密封连接有隔膜,隔膜上连接有隔膜导杆,隔膜导杆延伸至与所述触头端对应,隔膜导杆和阀体的轴向相互垂直,隔膜导杆上设有用于驱动推杆的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CO-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